DSG變速箱與手排變速箱的差別 - 汽車改裝
By Xanthe
at 2006-04-01T13:03
at 2006-04-01T13:03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royalray (火紅眼)》之銘言:
: 小弟去年11月橫下心,買了生命中的第一台AUDI A3 2.0
: 車車入手後,身邊的一堆自以為懂車的朋友就一直有”為何不買手排車”
: ”手排車比較好”等奇怪的論點
: 其實當初要買車時,我就定位在1.小鋼炮 2.1800~2400CC
: 3.160~200HP左右的馬力
: 所以能買的車就只剩VW GOLF GTI
:
: OPEL GTC
: AUDI A3
:
: Peugeot 206 RC 2.0
: 以及另一台不太符合我定位的MINI COOPER 1.6S
: OPEL GTC與206 RC都試跑過!車很棒!但是手排
: 不是手排不好,而是當你試過GTI跟A3後根本不會考慮
: 而MINI太小台
: 前言太長了....好...講重點
: 手排與DSG差在哪裡呢,我想大部分人都沒有受過賽車選手專業的換檔訓練
: OPEL GTC與206官方公佈的0~100加速都能進8秒
: 但是我開過以後我不認為我能開進8秒,9秒都好拼
: 車剛簽時,跟朋友試0~100A3起碼比GTC快2個車身以上,
: 一起步A3就拉開了,因為人與電腦比起來反應差太多了
: 而一般人都認為自排變速箱會耗損動力,其實不然
: DSG是電腦控制離合器與換檔時機的手排變速箱
: 他是以電子控制的油壓系統來做動DSG上的兩組離合器,
: 監理系統同時連動引擎與變速箱,所以才能造就如此
: 飛快平順的反應,其傳動原理與手排變速箱幾乎完全相同
: ,傳動效率卻更勝過tiptronic變速箱,DSG有個有趣的
: 起步裝置(類似F1的launch control)其用意是要用來
: 彌補DSG不能藉由控制離合器踏板來做拉高轉速起步的動作
: ,首先要將檔為排入S 關掉ESP 絕對要記住當你要使用
: launch start一定要完成這兩個步驟,再來用左腳踩緊煞車
: ,右腳將油門踩至2800rpm左右(約略為扭力峰值),此時DSG
: 會將內部離合器暫時切離,所以不會造成惡性磨損,此時
: 油門維持住,將煞車鬆開,車子就會以幾乎完全同等於手排車
: 拉高轉速放離合器般的動作彈射而出,這玩意兒唯一的缺點
: 就是起步切入時入檔稍微有點遲滯,但如果輪胎地面狀況夠好
: 的話要跑出原廠的0-100參考值七秒是不會太難的
: 這裝置跟DSG是沒啥關係啦只是DSG的一個功能
: 但是如果入檔更緊湊一點就會使車子敏捷更多,這點BMW的
: SMGⅡ就比DSG靈敏許多(畢竟同為雙離合器)硬要說DSG的
: 缺點的話就是缺乏純手排那種與車溶為一體的感覺
:
: 就好像在玩賽車遊戲時,大部分人開自排的圈速都會比手排快的意思是一樣的
: 當然如果你有受過賽車的專業訓練,手排車比較好玩
: 如沒有DSG可以讓你同樣享受如賽車選手般快速順暢的換檔感受
: --------------------------------------------------------------------------
: 以上言論純屬個人感受,絕無批評討戰之意,歡迎愛車人士共同討論
: 討戰找碴者,麻煩按左鍵,謝謝
: ---------------------------------------------------------------------------
:
推文推得好累 所以回文好了
我身邊也有許多人是開A3 2.0T或是GTI的
他們開起來得速度真的不慢
換檔速度也是手排車你如何練也達不到的
但是離合器收放的配合
那永遠不是電腦控制可以比擬的吧
如果你是熱血狂熱份子
沒有離合器的車 再快 你也會有一點感覺在隔靴搔癢吧
我手邊有一個影片是日本當地的試車影片
裡面找一台DSG的GTI還有一台配備六速手排的GTI(都是五代)
跑賽車場
起步的時候以及前段都是DSG比較快
可是跑到最後 DSG就追不上純手排了
原因再於 車手每一個幾乎都是資深的賽車手
對換檔根趾都熟練到不行
過彎換檔都超級暴力的(轉速很高)
可惜的是DSG再超過四千五百轉以上 無法退檔
所以差距就一點一點被拉開了
不過所謂青菜羅蔔各有各的好
新世代的民眾 如果沒有這麼熱血
DSG真的是宜室宜家的好東西阿
--
因為我是跳著說的
--
: 小弟去年11月橫下心,買了生命中的第一台AUDI A3 2.0
: 車車入手後,身邊的一堆自以為懂車的朋友就一直有”為何不買手排車”
: ”手排車比較好”等奇怪的論點
: 其實當初要買車時,我就定位在1.小鋼炮 2.1800~2400CC
: 3.160~200HP左右的馬力
: 所以能買的車就只剩VW GOLF GTI
:
: OPEL GTC
: AUDI A3
:
: Peugeot 206 RC 2.0
: 以及另一台不太符合我定位的MINI COOPER 1.6S
: OPEL GTC與206 RC都試跑過!車很棒!但是手排
: 不是手排不好,而是當你試過GTI跟A3後根本不會考慮
: 而MINI太小台
: 前言太長了....好...講重點
: 手排與DSG差在哪裡呢,我想大部分人都沒有受過賽車選手專業的換檔訓練
: OPEL GTC與206官方公佈的0~100加速都能進8秒
: 但是我開過以後我不認為我能開進8秒,9秒都好拼
: 車剛簽時,跟朋友試0~100A3起碼比GTC快2個車身以上,
: 一起步A3就拉開了,因為人與電腦比起來反應差太多了
: 而一般人都認為自排變速箱會耗損動力,其實不然
: DSG是電腦控制離合器與換檔時機的手排變速箱
: 他是以電子控制的油壓系統來做動DSG上的兩組離合器,
: 監理系統同時連動引擎與變速箱,所以才能造就如此
: 飛快平順的反應,其傳動原理與手排變速箱幾乎完全相同
: ,傳動效率卻更勝過tiptronic變速箱,DSG有個有趣的
: 起步裝置(類似F1的launch control)其用意是要用來
: 彌補DSG不能藉由控制離合器踏板來做拉高轉速起步的動作
: ,首先要將檔為排入S 關掉ESP 絕對要記住當你要使用
: launch start一定要完成這兩個步驟,再來用左腳踩緊煞車
: ,右腳將油門踩至2800rpm左右(約略為扭力峰值),此時DSG
: 會將內部離合器暫時切離,所以不會造成惡性磨損,此時
: 油門維持住,將煞車鬆開,車子就會以幾乎完全同等於手排車
: 拉高轉速放離合器般的動作彈射而出,這玩意兒唯一的缺點
: 就是起步切入時入檔稍微有點遲滯,但如果輪胎地面狀況夠好
: 的話要跑出原廠的0-100參考值七秒是不會太難的
: 這裝置跟DSG是沒啥關係啦只是DSG的一個功能
: 但是如果入檔更緊湊一點就會使車子敏捷更多,這點BMW的
: SMGⅡ就比DSG靈敏許多(畢竟同為雙離合器)硬要說DSG的
: 缺點的話就是缺乏純手排那種與車溶為一體的感覺
:
: 就好像在玩賽車遊戲時,大部分人開自排的圈速都會比手排快的意思是一樣的
: 當然如果你有受過賽車的專業訓練,手排車比較好玩
: 如沒有DSG可以讓你同樣享受如賽車選手般快速順暢的換檔感受
: --------------------------------------------------------------------------
: 以上言論純屬個人感受,絕無批評討戰之意,歡迎愛車人士共同討論
: 討戰找碴者,麻煩按左鍵,謝謝
: ---------------------------------------------------------------------------
:
推文推得好累 所以回文好了
我身邊也有許多人是開A3 2.0T或是GTI的
他們開起來得速度真的不慢
換檔速度也是手排車你如何練也達不到的
但是離合器收放的配合
那永遠不是電腦控制可以比擬的吧
如果你是熱血狂熱份子
沒有離合器的車 再快 你也會有一點感覺在隔靴搔癢吧
我手邊有一個影片是日本當地的試車影片
裡面找一台DSG的GTI還有一台配備六速手排的GTI(都是五代)
跑賽車場
起步的時候以及前段都是DSG比較快
可是跑到最後 DSG就追不上純手排了
原因再於 車手每一個幾乎都是資深的賽車手
對換檔根趾都熟練到不行
過彎換檔都超級暴力的(轉速很高)
可惜的是DSG再超過四千五百轉以上 無法退檔
所以差距就一點一點被拉開了
不過所謂青菜羅蔔各有各的好
新世代的民眾 如果沒有這麼熱血
DSG真的是宜室宜家的好東西阿
--
因為我是跳著說的
--
Tags:
汽車改裝
All Comments
By Franklin
at 2006-04-06T03:21
at 2006-04-06T03:21
By Ina
at 2006-04-09T13:27
at 2006-04-09T13:27
By Wallis
at 2006-04-09T18:22
at 2006-04-09T18:22
Related Posts
DSG變速箱與手排變速箱的差別
By Hedy
at 2006-04-01T08:18
at 2006-04-01T08:18
DSG變速箱與手排變速箱的差別
By Jacob
at 2006-04-01T05:56
at 2006-04-01T05:56
關於逆電流
By Agnes
at 2006-04-01T02:06
at 2006-04-01T02:06
尾翼一問..
By Caitlin
at 2006-03-31T23:33
at 2006-03-31T23:33
改裝LED方向燈..怎麼裝? 呼叫LV1000....
By Lydia
at 2006-03-31T20:45
at 2006-03-31T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