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弱點一次解決,豐田傳推全固體電池車 - 汽車
By Margaret
at 2017-07-25T18:29
at 2017-07-25T18:29
Table of Contents
我找到這篇講的比較詳細
https://www.zixundingzhi.com/shengwunengyuan/0c362bee130f8d02.html
截錄重點
豐田、CATL加速佈局,未來潛力巨大。硫化物優異的性能受到工業巨頭的青睞,豐田、三
星和寧德時代等企業深耕已久。
Ø 豐田技術最為領先,2010年就推出硫化物固態電池,2014年其實驗原型能量密度達到
400Wh/kg。截止到2017年2月,豐田固態電池專利數量達到30件,遠遠高於其它企業。據
豐田高管透露,豐田將在2020年實現硫化物固態電池的產業化。
看起來真的有到2倍密度
文章裡還有寫
各種不同固態鋰電的優缺點
總之
固態鋰電能提升密度的主要原因
1.可降低電解液重量
電解液重量約佔20~30%
而用固態薄膜可以做到很薄很輕
2.避免電解液和電極材料解離
除了提高安全性和壽命
因為避免了電解液和電極材料解離
所以提高了充電電壓
以前只能充到4.2V
現在可能可以充到4.5V
更高的電壓
代表更高的容量
目前能量密度
2015年 150~200Wh/kg
主要各國的容量目標
日本
2020年 250Wh/kg
2030年 500Wh/kg
中國
2020年 300Wh/kg
2025年 400Wh/kg
2030年 500Wh/kg
美國
2020年 350Wh/kg
附帶一提
目前特斯拉
電池能量密度
約為170Wh/kg
※ 引述《Ekmund (我到底看了三小?)》之銘言:
: 原文連結:
: https://goo.gl/CniMtK
: 原文內容:
: 東京新聞25日報導,豐田汽車(Toyota)計畫在2022年於日本國內開賣新型電動車(EV),其
: 電池將採用充電量可達鋰離子電池2倍的「全固體電池」,將大幅提升EV的續航距離,且
: 僅需數分鐘時間就可充飽電。在EV的研發上,由歐美廠商跑在前頭,而豐田期望藉由導入
: 革新性技術扳回劣勢。
: 報導指出,現行市售的EV所搭載的電池以鋰離子電池為主,不過其弱點在於充飽一次電所
: 能行駛的距離約300-400km、遜於汽油車,且即便使用快速充電技術、也需花費數十分鐘
: 才能充飽電,而採用全固體電池的話,就有望一口氣將上述弱點全數解決。
: 據報導,全固體電池是將電解質從液體變更為固體,而豐田長年來持續進行全固體電池的
: 研發,並於去年宣佈已攜手東京工業大學成功發現可適用於電解質的固體材料,並將在今
: 年開始進行量產研發。
: 德國BMW、福斯(Volkswagen)等車廠也正研發全固體電池,不過量產相關計畫仍未明。
: 根據Yahoo Finance的資料顯示,截至台北時間25日上午8點28分為止,豐田汽車上揚
: 0.95%至6,137日圓。
: 日經新聞曾於2011年10月報導,豐田汽車已和東京工業大學及高能源加速器研究機構攜手
: 研發出一款使用新化合物的次世代電動車(EV)用「全固體電池」,其充飽一次電所能行駛
: 的距離最長有望達1,000km左右的水準。
: 富士經濟6月22日公布調查報告指出,預估2030年時EV年銷售量將增至407萬台、超越油電
: 混合車(HV、2030年銷售量預估為391萬台),且之後雙方的差距將持續擴大。富士經濟預
: 估,在中國需求增加加持下,2035年EV全球銷售量將擴大至630萬台、將達2016年的13.4
: 倍(較2016年增加12.4倍)。
: 心得/說明:
: 別再亂戰什麼PHV和氫車了好唄
: 人家TOYOTA早發稿了
: 走的就是BMW在2月宣稱的那一套
: 只是豐田更狠 直接把時程訂在2022
: 但這裡要說件事
: 同為鋰電
: 特斯拉不是沒考慮過採用全固態電池
: 但是評估下來的結果
: 認為其成本始終無法降至液態鋰電的水平
: 無法進入大眾市場 故而放棄
: 所以豐田若真在2022生出來
: 大概會跟氫車一樣 量少價高吧
: 應該 會更高...
: 再補充一個在版上也發過的的全固態電池新聞:
: 鋰電池之父發明全固態電池,充電只需數分鐘
: https://goo.gl/ivHE9s
: 重點:
: 1. 容量3倍於液態鋰電
: 2. 無電解液 更安全 工作溫度更廣
: 3. 充放電速度更快 衰退更少
: 4. 稀土金屬使用量更低 更環保
: 單單把 1. 3. 套到現有的 ModelS 上去想像一下
: 這種東西要是能生出來 售價當神A賣
: 燃油車就等著15年內變轉盤電話了
--
https://www.zixundingzhi.com/shengwunengyuan/0c362bee130f8d02.html
截錄重點
豐田、CATL加速佈局,未來潛力巨大。硫化物優異的性能受到工業巨頭的青睞,豐田、三
星和寧德時代等企業深耕已久。
Ø 豐田技術最為領先,2010年就推出硫化物固態電池,2014年其實驗原型能量密度達到
400Wh/kg。截止到2017年2月,豐田固態電池專利數量達到30件,遠遠高於其它企業。據
豐田高管透露,豐田將在2020年實現硫化物固態電池的產業化。
看起來真的有到2倍密度
文章裡還有寫
各種不同固態鋰電的優缺點
總之
固態鋰電能提升密度的主要原因
1.可降低電解液重量
電解液重量約佔20~30%
而用固態薄膜可以做到很薄很輕
2.避免電解液和電極材料解離
除了提高安全性和壽命
因為避免了電解液和電極材料解離
所以提高了充電電壓
以前只能充到4.2V
現在可能可以充到4.5V
更高的電壓
代表更高的容量
目前能量密度
2015年 150~200Wh/kg
主要各國的容量目標
日本
2020年 250Wh/kg
2030年 500Wh/kg
中國
2020年 300Wh/kg
2025年 400Wh/kg
2030年 500Wh/kg
美國
2020年 350Wh/kg
附帶一提
目前特斯拉
電池能量密度
約為170Wh/kg
※ 引述《Ekmund (我到底看了三小?)》之銘言:
: 原文連結:
: https://goo.gl/CniMtK
: 原文內容:
: 東京新聞25日報導,豐田汽車(Toyota)計畫在2022年於日本國內開賣新型電動車(EV),其
: 電池將採用充電量可達鋰離子電池2倍的「全固體電池」,將大幅提升EV的續航距離,且
: 僅需數分鐘時間就可充飽電。在EV的研發上,由歐美廠商跑在前頭,而豐田期望藉由導入
: 革新性技術扳回劣勢。
: 報導指出,現行市售的EV所搭載的電池以鋰離子電池為主,不過其弱點在於充飽一次電所
: 能行駛的距離約300-400km、遜於汽油車,且即便使用快速充電技術、也需花費數十分鐘
: 才能充飽電,而採用全固體電池的話,就有望一口氣將上述弱點全數解決。
: 據報導,全固體電池是將電解質從液體變更為固體,而豐田長年來持續進行全固體電池的
: 研發,並於去年宣佈已攜手東京工業大學成功發現可適用於電解質的固體材料,並將在今
: 年開始進行量產研發。
: 德國BMW、福斯(Volkswagen)等車廠也正研發全固體電池,不過量產相關計畫仍未明。
: 根據Yahoo Finance的資料顯示,截至台北時間25日上午8點28分為止,豐田汽車上揚
: 0.95%至6,137日圓。
: 日經新聞曾於2011年10月報導,豐田汽車已和東京工業大學及高能源加速器研究機構攜手
: 研發出一款使用新化合物的次世代電動車(EV)用「全固體電池」,其充飽一次電所能行駛
: 的距離最長有望達1,000km左右的水準。
: 富士經濟6月22日公布調查報告指出,預估2030年時EV年銷售量將增至407萬台、超越油電
: 混合車(HV、2030年銷售量預估為391萬台),且之後雙方的差距將持續擴大。富士經濟預
: 估,在中國需求增加加持下,2035年EV全球銷售量將擴大至630萬台、將達2016年的13.4
: 倍(較2016年增加12.4倍)。
: 心得/說明:
: 別再亂戰什麼PHV和氫車了好唄
: 人家TOYOTA早發稿了
: 走的就是BMW在2月宣稱的那一套
: 只是豐田更狠 直接把時程訂在2022
: 但這裡要說件事
: 同為鋰電
: 特斯拉不是沒考慮過採用全固態電池
: 但是評估下來的結果
: 認為其成本始終無法降至液態鋰電的水平
: 無法進入大眾市場 故而放棄
: 所以豐田若真在2022生出來
: 大概會跟氫車一樣 量少價高吧
: 應該 會更高...
: 再補充一個在版上也發過的的全固態電池新聞:
: 鋰電池之父發明全固態電池,充電只需數分鐘
: https://goo.gl/ivHE9s
: 重點:
: 1. 容量3倍於液態鋰電
: 2. 無電解液 更安全 工作溫度更廣
: 3. 充放電速度更快 衰退更少
: 4. 稀土金屬使用量更低 更環保
: 單單把 1. 3. 套到現有的 ModelS 上去想像一下
: 這種東西要是能生出來 售價當神A賣
: 燃油車就等著15年內變轉盤電話了
--
All Comments
By Faithe
at 2017-07-26T05:59
at 2017-07-26T05:59
By Lucy
at 2017-07-30T04:34
at 2017-07-30T04:34
By Anonymous
at 2017-08-04T00:52
at 2017-08-04T00:52
By George
at 2017-08-08T23:35
at 2017-08-08T23:35
By Bethany
at 2017-08-11T14:00
at 2017-08-11T14:00
By Regina
at 2017-08-15T14:20
at 2017-08-15T14:20
By Michael
at 2017-08-17T06:50
at 2017-08-17T06:50
By Edith
at 2017-08-19T17:40
at 2017-08-19T17:40
By Ula
at 2017-08-21T10:22
at 2017-08-21T10:22
By Anthony
at 2017-08-22T12:13
at 2017-08-22T12:13
By Xanthe
at 2017-08-27T01:01
at 2017-08-27T01:01
By Kyle
at 2017-08-29T03:05
at 2017-08-29T03:05
By Odelette
at 2017-09-02T22:18
at 2017-09-02T22:18
By Lucy
at 2017-09-07T02:35
at 2017-09-07T02:35
By Frederic
at 2017-09-10T01:13
at 2017-09-10T01:13
By Oscar
at 2017-09-10T20:03
at 2017-09-10T20:03
By Eden
at 2017-09-12T05:12
at 2017-09-12T05:12
By Elma
at 2017-09-13T00:32
at 2017-09-13T00:32
By Ida
at 2017-09-13T15:42
at 2017-09-13T15:42
By Jessica
at 2017-09-16T05:40
at 2017-09-16T05:40
By Jacky
at 2017-09-19T00:44
at 2017-09-19T00:44
By Charlotte
at 2017-09-20T19:21
at 2017-09-20T19:21
By Ethan
at 2017-09-24T21:23
at 2017-09-24T21:23
By Hardy
at 2017-09-29T16:20
at 2017-09-29T16:20
By Lucy
at 2017-10-02T13:18
at 2017-10-02T13:18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10-04T20:59
at 2017-10-04T20:5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10-05T13:37
at 2017-10-05T13:37
By Charlotte
at 2017-10-09T04:26
at 2017-10-09T04:26
By Edward Lewis
at 2017-10-13T09:59
at 2017-10-13T09:59
By Doris
at 2017-10-14T02:54
at 2017-10-14T02:54
By Dora
at 2017-10-15T22:57
at 2017-10-15T22:57
By Andy
at 2017-10-18T01:14
at 2017-10-18T01:14
By Jack
at 2017-10-21T20:28
at 2017-10-21T20:28
By Anonymous
at 2017-10-24T14:00
at 2017-10-24T14:00
By Tom
at 2017-10-24T21:56
at 2017-10-24T21:56
By Kelly
at 2017-10-25T21:42
at 2017-10-25T21:42
By Thomas
at 2017-10-28T15:47
at 2017-10-28T15:47
By Valerie
at 2017-10-30T11:44
at 2017-10-30T11:44
By Zenobia
at 2017-10-31T13:57
at 2017-10-31T13:57
By Wallis
at 2017-10-31T23:08
at 2017-10-31T23:08
By Liam
at 2017-11-03T16:09
at 2017-11-03T16:09
By Harry
at 2017-11-06T07:49
at 2017-11-06T07:49
By Blanche
at 2017-11-10T04:41
at 2017-11-10T04:41
By Valerie
at 2017-11-14T01:59
at 2017-11-14T01:59
By Hazel
at 2017-11-14T16:34
at 2017-11-14T16:34
By Andrew
at 2017-11-16T01:48
at 2017-11-16T01:48
By Hazel
at 2017-11-19T11:16
at 2017-11-19T11:16
By Dorothy
at 2017-11-23T07:15
at 2017-11-23T07:15
By Frederic
at 2017-11-25T15:19
at 2017-11-25T15:19
By Jessica
at 2017-11-26T17:39
at 2017-11-26T17:39
By Doris
at 2017-11-27T03:12
at 2017-11-27T03:12
Related Posts
ALTIS行車紀錄器
By Enid
at 2017-07-25T17:54
at 2017-07-25T17:54
ACC使用疑問
By Damian
at 2017-07-25T17:48
at 2017-07-25T17:48
導航面板上的洞該怎麼處理?
By Daph Bay
at 2017-07-25T17:27
at 2017-07-25T17:27
這台車是什麼車啊?
By Steve
at 2017-07-25T17:01
at 2017-07-25T17:01
除了外觀 CX3比HRV值得買的理由?
By Erin
at 2017-07-25T16:53
at 2017-07-25T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