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困境暴露F1最緊缺人才:比賽工程師 - 一級方程式賽車 Formula One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4-03-19T22:31

Table of Contents

  Kimi回歸Ferrari的第一站比賽跑得非常艱難,一貫言簡意賅的芬蘭冰人都忍不住在
賽後吐槽,“這是非常困難的一個週末”,隨後報導F1超過20年的芬蘭記者Heikki Kulta
在週一的報導中寫道:“Kimi這個週末面臨的情況是前所未有的,這可能是他職業生涯中
遇到的最不舒服的賽車。”
  
  澳大利亞正賽中,Alonso的最快圈速是1:32.616,高居第三,而Kimi的最快圈速只有
1:33.691,僅排在第十位。整個正賽過程中,Alonso的長距離圈速較為穩定,兩個單圈之
間差距一般在0.3秒之內浮動,而Kimi則不然,圈速起伏較大。Ferrari的賽車也許是不如
Mercedes,但唯一能解釋Alonso和Kimi之間差距的就是對賽車的熟悉程度和賽車調教。
Alonso一貫是調教賽車的高手,對於自己的比賽工程師也要求極高,在和Andrew Stella
磨合了四年之後,賽車設置能夠達到一個較為理想的水準。而冰人的車組今年剛剛完成重
建,新的比賽工程師Antonio Spagnolo這個週末沒少擔待Kimi的怒火。

Alonso和Stella磨合了四年之後,賽車設置能夠達到一個較為理想的水準。
  
  比賽工程師(Race Engineer)每個車組一位,是車組的負責人,除了統籌車組的賽車
裝配、調教設置等,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車手溝通交流,以找到盡可能符合車手駕駛風格
的調教,使其得以將賽車的速度發揮到極限。這一職位,圍場裡只有22個,可卻依然是人
才緊缺。

  關於Ferrari的比賽工程師問題,得從2007年說起,Kimi2007年到Ferrari報到後,他
的比賽工程師先是由原先輔佐Schumacher的Chris Dyer擔任,2009年Chris Dyer升職擔任
工程師主管後,同一車組的車輛工程師(也有車隊叫底盤工程師)Stella升職成為冰人的比
賽工程師。2010年Alonso進隊,車組保持不變,Stella繼續擔任西班牙人的比賽工程師。
而在Massa一邊,巴西人2006年轉正之後由於和原Barrichello的比賽工程師合作極為不愉
快,Ferrari將長期在測試團隊和Massa合作的Rob Smedley調入比賽團隊,擔任Massa的比
賽工程師一職直至2013年底。芬蘭人重回Ferrari之後,並不希望和Smedley合作,而
Smedley也因為在Ferrari遲遲難以得到升職萌生去意。最終,Smedley隨Massa轉投
Williams,而Ferrari則進行了兩個車組的重新整合,原本在Alonso車組擔任車輛工程師
的Spagnolo調任冰人的比賽工程師。

  然而,兩人合作的第一站比賽並不順利,第一次擔任比賽工程師的Spagnolo不知是因
為緊張,還是不夠熟練,賽前沒能掐準時間,當他來到冰人面前準備進行最後的戰術佈置
時,Kimi的賽前準備時間已完全不夠,冰人也著急,一貫沉默的他也不禁提高了嗓門……
賽後交流時,冰人又再次對比賽工程師表達了不滿,相比于Smedley當初在發車格上事無
巨細地照顧好Massa的準備工作,Kimi在澳大利亞甚至不得不開始“指點”自己的比賽工
程師。

  事實上,Spagnolo的茫然也無可厚非,畢竟這是他頭一遭擔任比賽工程師,賽前程式
不夠熟悉情有可原,當初Vettel的體能師在自己的第二場比賽中連頭盔都拿錯,打提示板
的字母、數位也是弄得一團糟。比賽工程師、體能師,是車手整個比賽週末最親密的合作
夥伴,又是比賽前最後接觸車手的崗位,這樣的磨合需要時間,同樣也需要氣場相和。
Alonso 2007年在McLaren,Schumacher2010年在Mercedes,都曾遇到過和比賽工程師磨合
不佳的問題,Schumacher甚至是賓士三年內兩度更換比賽工程師。

  如今的圍場,比賽工程師一職也是良將難求,幾位大牌車手都是牢牢綁定著自己的比
賽工程師,彼此之間也都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Vettel初到Red Bull時的比賽工程師Tim
Malyon因身體狀況欠佳退居車輛工程師後, Guillaume Rocquelin也已經和他合作多年,
但澳大利亞退賽後,Vettel還是黏在了Malyon身邊,查看著其電腦上的資料,瑪雍曾經抱
怨,“因為他(Vettel)一直佔用我的電腦研究資料,可是我也得用電腦啊,所以我們不得
不又給他搞了一台電腦,裝了相關軟體,讓他自己研究資料。”

  Kimi確定轉會Ferrari時,就流露過帶走Mark Slade的意願。
  其實,Kimi確定轉會Ferrari時,就流露過帶走Mark Slade的意願,終因後者和Lotus
的合同等複雜原因未能實現。澳大利亞站之後,冰人一定很想念這個從McLaren時期就一
起工作的老戰友,從McLaren,到Lotus,這一次,Mark Slade還會投奔而來嗎?至少可以
確定的是,F1的圍場裡,找不出第二個比賽工程師能如此契合Kimi的心思。



來源:http://ppt.cc/i-o6



--
Tags: 賽車

All Comments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4-03-22T18:11
F1的副官,只不過都是男的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4-03-25T13:50
之前F1雜誌就有報導,Kimi確定轉隊後,小新打電話給他就
立刻建議他把Slade打包過來,可惜沒成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4-03-28T09:29
F1的工程師不知道好不好當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4-03-31T05:09
說是工程師,看了內容比較像PM的感覺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4-04-03T00:48
法拉利的比賽工程師要有兩位 一位把咖哩架開 一個在pit

(汽車奇聞發表)86是兄弟,但我更高明!SUBARU BRZ 6AT試駕心得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4-03-19T22:21
回顧SUBARU的產品發展,BRZ算是第一輛前FR的車款,因為1960年代的R360為RR設計,爾後1966年的SUBARU 1000則直接跳過FR而到FF與4WD,不過對SUBARU來說要達到FR的樂趣絕非難事,畢竟在操控性能領域可是大有口碑,當然和兄弟車TOYOTA 86相比,底盤懸吊的調校可是高明得多。 ...

跪求澳洲站低調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4-03-19T15:26
大家好 小弟上禮拜日錯過了澳洲站 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分享低調 跪求...... -- 大韓名人錄 朴沙達(Jorge Posada) 朴萊恩(Kobe Bryant) 朴喬飛(Bon Jov ...

2014澳洲站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4-03-19T14:48
各位板友大家好! 小弟在家裡看了快十年的F1轉播今年終於有機會來到現場 本來是買了大看臺的連票但工作無法請多天假只好出讓給朋友 不過好友還是佛心來的 讓我在正賽前的墊檔賽事(保時捷GT)上了大看臺看比賽過過癮 http://ppt.cc/GK-z V10引擎聲浪真不是蓋的 完全比下等等的V6T引擎 ...

Bernie考慮如何讓引擎變得更響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4-03-19T06:19
Bernie正在推進,讓F1的引擎能重新變得高亢。 F1大佬非常擔心這些新引擎的聲音會把賽事推廣和觀眾們趕走。 此前有報導稱澳洲站的主席沃克就對新引擎的聲音非常不滿,認為這不是他們想要的。 沃克表示自己已經跟Bernie談過了,後者承諾將會跟FIA主席Todt溝通。 Bernie接受採訪時表示 ...

澳主辦對新引擎低音很不滿,稱Bernie違約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4-03-18T22:03
小弟也對今年的引擎聲感到無法接受 一直以來覺得現場觀戰有幾項吸引人之處: 1.高亢的引擎聲(聽覺) 2.輪胎還有各種油品的味道(嗅覺) 3.賽車高速駛過的震撼(視覺) 4.感受大賽無可比擬的現場氣氛(各種感觀綜合) 而透過電視轉播 上面這些大概只能勉強聽到現場不到十分之一的引擎聲,其他都無法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