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與Toyota在美合資公司正式成立,首 - 汽車
By Agatha
at 2018-03-12T21:40
at 2018-03-12T21:40
Table of Contents
完整標題:Mazda與Toyota在美合資公司正式成立,首款採TNGA平臺的Mazda即將誕生?
來源:U-Car
連結:https://goo.gl/nxkHnP
內文:
延續多次預告之後,Mazda與Toyota近日宣布雙方在美國的合資公司「Mazda Toyota Manufacturing, U.S.A., Inc.(MTMUS)」正式成立,共同投資金額達到16億美元,預計2019年動土、2021年開始量產。Toyota將生產新世代Corolla,Mazda則將生產針對北美市場開發的新SUV車系,屆時工廠年產量為30萬輛,雙方各使用一半產能、約為15萬輛。
Mazda與Toyota合作面向廣泛,「補足彼此產品線」耐人尋味
Mazda與Toyota的合作可以回溯至2015年5月,當時雙方宣布將成為長期互惠的合作夥伴,主要集中於環保科技的領域。時至2017年8月,雙方自2015年起的合作關係展開新的一頁,宣布採取交叉持股的方式,深化雙方對於電動車款、自動駕駛的著墨,同時開啟於美國共同建設新工廠的議題。
根據當時簽署的合作備忘錄MOU中所協議的合作內容,除了合資16億美元興建工廠之外,其次也包括「合作發展電動車技術」、「分享V2V(Vehicle-to-Vehicle)、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等車輛連接技術,以及先進安全科技等新世代技術」以及最後一項「補足彼此產品線」等項目。
與Ford分家後Mazda力推Skyactiv科技,模組化平臺成罩門
也因此,自雙方宣布將深化合作時,即有外媒推測Mazda有可能借重Toyota資源導入模組化底盤,並且以Skyactiv技術做為交換,這樣的推論其實有其道理。由於Mazda與Ford結束合作關係後,Mazda將研發資源集中於Skyactiv技術的開發,於2009年東京車展首次發表Skyactiv汽柴油引擎,並且在其後將Skyactiv概念延伸至傳動與底盤。
就現在的角度看來,與Ford分家後的Mazda靠著出色的Skyactiv節能引擎,以及獨樹一格的魂動外型設計,繳出了相當漂亮的成績單。但是若Mazda希望繼續提高市占,就必須擴展產品線;然而Mazda因為在之前將資源投入在Skyactiv技術的開發,導致至今仍缺少一套模組化的開發平臺,進而無法有效降低新車系的開發成本,這是Mazda應該要面對的問題。
借重Toyota資源發展模組底盤,推論有其道理
事實上,日前第2代CX-5在臺舉辦公辦試駕時,U-CAR就曾詢問過Mazda原廠工程師對於模組化底盤的想法,不過雖然得到的答案僅止於「有認真評估過,由於Mazda產品線不廣,因此現階段不認為有太多效益」。但若從開發資源有限的角度猜想,或許模組化底盤對Mazda而言有種「非不為也,實不能也」的苦衷。也因此這次Mazda與Toyota的合作,若說是要借助大廠的力量推動模組化底盤開發、甚至直接採用TNGA平臺。儘管雙方並未明講,但此推論的確有其道理。
針對北美市場開發的全新Corssover,到底是什麼?
在雙方發布的新聞稿中,Toyota已經明確表示將在新工廠生產新世代Corolla,但Mazda僅含糊表示將生產一款目前尚未發表、專為北美市場開發的Crossover新車系。
這個新車系的定位,目前尚未有任何官方資料釋出,但是根據現行Mazda在北美的的SUV產品線看來,僅有CX-3、CX-5以及CX-9等車款,而CX-4又已經在中國發表、且為中國市場專屬車款,因此各界媒體大多推測新車型將填補CX-5與CX-9之間的空缺,也就是先前CX-7所在的位置;簡而言之,具備多人承載功能的5+2人座SUV將是可能的選項之一,如同在2017年初北美車展登場的Volkswagen Tiguan Allspace一樣,更符合北美消費者用車需求。
合資工廠是重要指標,值得持續關注
無論Mazda與Toyota的合作關係將如何發展,這個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工廠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標,若這款Mazda北美專屬的Crossover果真如同外接所揣測,採用了TNGA平臺開發,那麼甚至不排除Mazda下一代產品將可能往Toyota集團靠攏。
以此脈絡反觀國內市場,雖然現在Mazda統一採取進口方式導入,但若未來Mazda有機會回歸國產,其TNGA平臺開發的背景,反而可能讓Mazda交由國瑞汽車生產、而非先前國產時代的福特六和汽車;雖然依現在的時間點來說仍言之過早,但面對這個瞬息萬變的車市,U-CAR仍會持續追蹤,並帶來完整的報導。
心得:
嗯,這下子呀真的豐田與馬自達一家親了,大家都是豐田車,不要分那麼細。
--
來源:U-Car
連結:https://goo.gl/nxkHnP
內文:
延續多次預告之後,Mazda與Toyota近日宣布雙方在美國的合資公司「Mazda Toyota Manufacturing, U.S.A., Inc.(MTMUS)」正式成立,共同投資金額達到16億美元,預計2019年動土、2021年開始量產。Toyota將生產新世代Corolla,Mazda則將生產針對北美市場開發的新SUV車系,屆時工廠年產量為30萬輛,雙方各使用一半產能、約為15萬輛。
Mazda與Toyota合作面向廣泛,「補足彼此產品線」耐人尋味
Mazda與Toyota的合作可以回溯至2015年5月,當時雙方宣布將成為長期互惠的合作夥伴,主要集中於環保科技的領域。時至2017年8月,雙方自2015年起的合作關係展開新的一頁,宣布採取交叉持股的方式,深化雙方對於電動車款、自動駕駛的著墨,同時開啟於美國共同建設新工廠的議題。
根據當時簽署的合作備忘錄MOU中所協議的合作內容,除了合資16億美元興建工廠之外,其次也包括「合作發展電動車技術」、「分享V2V(Vehicle-to-Vehicle)、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等車輛連接技術,以及先進安全科技等新世代技術」以及最後一項「補足彼此產品線」等項目。
與Ford分家後Mazda力推Skyactiv科技,模組化平臺成罩門
也因此,自雙方宣布將深化合作時,即有外媒推測Mazda有可能借重Toyota資源導入模組化底盤,並且以Skyactiv技術做為交換,這樣的推論其實有其道理。由於Mazda與Ford結束合作關係後,Mazda將研發資源集中於Skyactiv技術的開發,於2009年東京車展首次發表Skyactiv汽柴油引擎,並且在其後將Skyactiv概念延伸至傳動與底盤。
就現在的角度看來,與Ford分家後的Mazda靠著出色的Skyactiv節能引擎,以及獨樹一格的魂動外型設計,繳出了相當漂亮的成績單。但是若Mazda希望繼續提高市占,就必須擴展產品線;然而Mazda因為在之前將資源投入在Skyactiv技術的開發,導致至今仍缺少一套模組化的開發平臺,進而無法有效降低新車系的開發成本,這是Mazda應該要面對的問題。
借重Toyota資源發展模組底盤,推論有其道理
事實上,日前第2代CX-5在臺舉辦公辦試駕時,U-CAR就曾詢問過Mazda原廠工程師對於模組化底盤的想法,不過雖然得到的答案僅止於「有認真評估過,由於Mazda產品線不廣,因此現階段不認為有太多效益」。但若從開發資源有限的角度猜想,或許模組化底盤對Mazda而言有種「非不為也,實不能也」的苦衷。也因此這次Mazda與Toyota的合作,若說是要借助大廠的力量推動模組化底盤開發、甚至直接採用TNGA平臺。儘管雙方並未明講,但此推論的確有其道理。
針對北美市場開發的全新Corssover,到底是什麼?
在雙方發布的新聞稿中,Toyota已經明確表示將在新工廠生產新世代Corolla,但Mazda僅含糊表示將生產一款目前尚未發表、專為北美市場開發的Crossover新車系。
這個新車系的定位,目前尚未有任何官方資料釋出,但是根據現行Mazda在北美的的SUV產品線看來,僅有CX-3、CX-5以及CX-9等車款,而CX-4又已經在中國發表、且為中國市場專屬車款,因此各界媒體大多推測新車型將填補CX-5與CX-9之間的空缺,也就是先前CX-7所在的位置;簡而言之,具備多人承載功能的5+2人座SUV將是可能的選項之一,如同在2017年初北美車展登場的Volkswagen Tiguan Allspace一樣,更符合北美消費者用車需求。
合資工廠是重要指標,值得持續關注
無論Mazda與Toyota的合作關係將如何發展,這個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工廠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標,若這款Mazda北美專屬的Crossover果真如同外接所揣測,採用了TNGA平臺開發,那麼甚至不排除Mazda下一代產品將可能往Toyota集團靠攏。
以此脈絡反觀國內市場,雖然現在Mazda統一採取進口方式導入,但若未來Mazda有機會回歸國產,其TNGA平臺開發的背景,反而可能讓Mazda交由國瑞汽車生產、而非先前國產時代的福特六和汽車;雖然依現在的時間點來說仍言之過早,但面對這個瞬息萬變的車市,U-CAR仍會持續追蹤,並帶來完整的報導。
心得:
嗯,這下子呀真的豐田與馬自達一家親了,大家都是豐田車,不要分那麼細。
--
All Comments
By Ursula
at 2018-03-13T19:38
at 2018-03-13T19:38
By Isla
at 2018-03-18T09:21
at 2018-03-18T09:21
By Rae
at 2018-03-18T22:43
at 2018-03-18T22:43
By Oliver
at 2018-03-19T13:09
at 2018-03-19T13:09
By Edith
at 2018-03-23T13:22
at 2018-03-23T13:22
By Andy
at 2018-03-26T08:33
at 2018-03-26T08:33
By Kristin
at 2018-03-28T07:11
at 2018-03-28T07:11
By Aaliyah
at 2018-03-30T14:42
at 2018-03-30T14:42
By Linda
at 2018-03-31T03:45
at 2018-03-31T03:4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3-31T14:41
at 2018-03-31T14:41
By Kristin
at 2018-04-05T09:54
at 2018-04-05T09:54
By Annie
at 2018-04-09T17:06
at 2018-04-09T17:06
By Zanna
at 2018-04-10T15:14
at 2018-04-10T15:14
By Daph Bay
at 2018-04-15T14:00
at 2018-04-15T14:00
By Elvira
at 2018-04-19T22:27
at 2018-04-19T22:27
By Michael
at 2018-04-24T15:32
at 2018-04-24T15:32
By Annie
at 2018-04-24T20:38
at 2018-04-24T20:38
By Ursula
at 2018-04-29T15:12
at 2018-04-29T15:12
By Freda
at 2018-05-02T00:37
at 2018-05-02T00:37
By Olga
at 2018-05-02T15:38
at 2018-05-02T15:38
By Regina
at 2018-05-06T21:26
at 2018-05-06T21:26
By Margaret
at 2018-05-07T10:35
at 2018-05-07T10:35
By Elma
at 2018-05-12T01:40
at 2018-05-12T01:40
By Elizabeth
at 2018-05-14T16:25
at 2018-05-14T16:25
By Victoria
at 2018-05-17T14:58
at 2018-05-17T14:58
By Caroline
at 2018-05-21T05:09
at 2018-05-21T05:09
By Jacky
at 2018-05-22T21:07
at 2018-05-22T21:07
By Connor
at 2018-05-24T04:28
at 2018-05-24T04:28
By Lily
at 2018-05-25T10:25
at 2018-05-25T10:25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5-26T04:44
at 2018-05-26T04:44
By Audriana
at 2018-05-26T21:20
at 2018-05-26T21:20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5-30T15:42
at 2018-05-30T15:42
By Charlie
at 2018-06-01T15:02
at 2018-06-01T15:02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6-02T09:49
at 2018-06-02T09:4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6-04T23:23
at 2018-06-04T23:23
By Olivia
at 2018-06-07T15:07
at 2018-06-07T15:07
By Cara
at 2018-06-07T21:37
at 2018-06-07T21:37
By Regina
at 2018-06-10T01:49
at 2018-06-10T01:49
By Isabella
at 2018-06-11T07:32
at 2018-06-11T07:32
By Enid
at 2018-06-16T03:18
at 2018-06-16T03:18
By John
at 2018-06-18T21:54
at 2018-06-18T21:54
By Rebecca
at 2018-06-21T21:28
at 2018-06-21T21:28
By Aaliyah
at 2018-06-23T17:36
at 2018-06-23T17:36
By Elizabeth
at 2018-06-27T00:26
at 2018-06-27T00:26
By Olga
at 2018-06-29T23:05
at 2018-06-29T23:05
By Kristin
at 2018-07-04T05:07
at 2018-07-04T05:07
By Suhail Hany
at 2018-07-08T03:33
at 2018-07-08T03:33
By Suhail Hany
at 2018-07-08T21:30
at 2018-07-08T21:30
By Emily
at 2018-07-12T20:42
at 2018-07-12T20:42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7-14T10:55
at 2018-07-14T10:55
By Caroline
at 2018-07-17T22:50
at 2018-07-17T22:50
By Daniel
at 2018-07-22T12:38
at 2018-07-22T12:38
By Jack
at 2018-07-24T14:22
at 2018-07-24T14:22
By Mary
at 2018-07-29T04:45
at 2018-07-29T04:45
By Faithe
at 2018-08-02T13:29
at 2018-08-02T13:29
By Ula
at 2018-08-07T05:40
at 2018-08-07T05:40
By Bennie
at 2018-08-10T23:48
at 2018-08-10T23:48
By Wallis
at 2018-08-12T05:02
at 2018-08-12T05:02
By John
at 2018-08-16T09:25
at 2018-08-16T09:25
By Queena
at 2018-08-16T11:34
at 2018-08-16T11:34
Related Posts
紳士不愛手排 英國速霸陸擬取消手排車型
By Sarah
at 2018-03-12T21:27
at 2018-03-12T21:27
可以檢舉哪條? 闖紅燈?
By Linda
at 2018-03-12T21:24
at 2018-03-12T21:24
馬三原廠導航
By Vanessa
at 2018-03-12T21:20
at 2018-03-12T21:20
Vios這次也主打高剛性車體了
By James
at 2018-03-12T19:45
at 2018-03-12T19:45
Ford Kuga 台灣市場召回資訊
By Aaliyah
at 2018-03-12T19:42
at 2018-03-12T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