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爭論之餘 提出我對歐洲日本車的淺見 - 歐洲車
By Margaret
at 2006-11-16T12:43
at 2006-11-16T12:43
Table of Contents
我想先把我所了解的交通工具先說明一下
首先
交通工具是A點到B點的工具,無論是用飛的還是用划的,或是等等要講的車子
要將人從A點送到B點
首要的就是安全(畢竟人死了送到B點也沒用了)
再來是經濟
這包括了時間上的經濟(速度越快越省時)
和金錢上的經濟(燃料消費,後勤保養等等)
接下來是舒適
舒舒服服養精蓄銳到了B點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也是考慮重點
再來就是爽度
開一台Porsche應該還是比March爽
以下還有不少考量點
不過我想就先省略了
以上四個考量點是我覺得交通工具至少都要有的
除了安全以外
其他的考量點都可以看各自的需求改變順位
當然車廠也是這樣想的
安全~~顧客死了就沒人上門買車了
經濟~~時間上:同級車(同樣價錢和需求)跑輸別人就沒搞頭了
省錢上:跑一樣的距離,花的錢(包含油錢跟保養和稅金等等)至少要跟別牌的
差不多,不然消費者比一比就知道買了之後還要比別人花更多錢
舒適~~同級車就是各項表現都差不多才叫同級車,所以我想都不能比輸,不然就漏氣了
爽度~~同級車開起來應該都差不多爽XD
車廠比我們多想的是生產成本啦XD
車廠在設定一台車要有的功能時都會考量這些
於是乎就產生了我們現在看到在路上跑的那些車
歐洲車廠跟日本車廠也都是想這些
在安全方面大家應該都是不分軒輊的
這邊是指把所有安全配備都選上去唷
經濟方面:
德國車:
需要的是一台可以且必須長時間高速行進的車
車身結構必須要可以承受高速的行進(強化車身結構,不過跟撞擊安全無關,操控有關)
引擎變速箱的設定也是為了高速行駛為主,懸載也是
法國車:
需要的是可以克服郊區不甚完美的道路品質,以及蜿蜒的山路
市區也常會碰到一些古代留下來的道路(通常都不是柏油...)
強化車身結構以應付道路坑洞,Q一點的懸載來讓坐起來舒服一點
以及靈活的操控以應付山路是主要設計
義大利車我覺得跟法國車差不多,可能是地理環境差不多吧XD
日本車:
大部分日本人都不開車上班,市區塞車和便利的大眾運輸(公車或捷運)使然
車子是假日才用的,舒舒服服出門
飆車族會改車,所以不用說很注重操控性(但是還是不會太差啦)
道路品質又好,不需特別在強化車身結構以應付坑洞,
只要撞擊測試夠用,操控符合即可
所以在日本車剛進入其他市場時
都是打著省油的旗幟
因為不用特地強化車身結構,車子較輕
在較輕的車重下要達到同樣的性能需求可以使用較小排氣量的引擎
自然可以省油
但是依看到操控
都會看到懸載對坑洞反應不良(因為日本道路坑洞少,工程師無法理解路上會有坑洞..)
激烈操控下鋼性差(工程師也不知道為啥米要激烈操駕一台家庭房車)
因為工程師是依需求來做事的
有什麼需求做多少事
所以才會有水土不服的狀況(像以前歐洲車冷氣不冷,因為工程師不知道會這麼熱)
不是車子做不好
純粹是工程師沒有想到這部份的需求
現在的車慢慢都把自己的缺點補起來了(畢竟要賺錢,擴展市場)
再各地設置研發中心就是要把那邊的需求也考量進來
來達到因地制宜的手段,讓車子更好賣
-----------------------------------
重點還是需求
沒有需求就不會發明
要求日本小車要高速穩定性好,但是這個速度早已超過他的設計速度
開起來不穩也是很合理的
因為這不是他的設計需求
-----------------------------------
之所以要講這些是因為
我現在是機械系的學生
要幫工程師講點解套的話XD
工程師是看到需求多少才做多少的人XD
--
首先
交通工具是A點到B點的工具,無論是用飛的還是用划的,或是等等要講的車子
要將人從A點送到B點
首要的就是安全(畢竟人死了送到B點也沒用了)
再來是經濟
這包括了時間上的經濟(速度越快越省時)
和金錢上的經濟(燃料消費,後勤保養等等)
接下來是舒適
舒舒服服養精蓄銳到了B點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也是考慮重點
再來就是爽度
開一台Porsche應該還是比March爽
以下還有不少考量點
不過我想就先省略了
以上四個考量點是我覺得交通工具至少都要有的
除了安全以外
其他的考量點都可以看各自的需求改變順位
當然車廠也是這樣想的
安全~~顧客死了就沒人上門買車了
經濟~~時間上:同級車(同樣價錢和需求)跑輸別人就沒搞頭了
省錢上:跑一樣的距離,花的錢(包含油錢跟保養和稅金等等)至少要跟別牌的
差不多,不然消費者比一比就知道買了之後還要比別人花更多錢
舒適~~同級車就是各項表現都差不多才叫同級車,所以我想都不能比輸,不然就漏氣了
爽度~~同級車開起來應該都差不多爽XD
車廠比我們多想的是生產成本啦XD
車廠在設定一台車要有的功能時都會考量這些
於是乎就產生了我們現在看到在路上跑的那些車
歐洲車廠跟日本車廠也都是想這些
在安全方面大家應該都是不分軒輊的
這邊是指把所有安全配備都選上去唷
經濟方面:
德國車:
需要的是一台可以且必須長時間高速行進的車
車身結構必須要可以承受高速的行進(強化車身結構,不過跟撞擊安全無關,操控有關)
引擎變速箱的設定也是為了高速行駛為主,懸載也是
法國車:
需要的是可以克服郊區不甚完美的道路品質,以及蜿蜒的山路
市區也常會碰到一些古代留下來的道路(通常都不是柏油...)
強化車身結構以應付道路坑洞,Q一點的懸載來讓坐起來舒服一點
以及靈活的操控以應付山路是主要設計
義大利車我覺得跟法國車差不多,可能是地理環境差不多吧XD
日本車:
大部分日本人都不開車上班,市區塞車和便利的大眾運輸(公車或捷運)使然
車子是假日才用的,舒舒服服出門
飆車族會改車,所以不用說很注重操控性(但是還是不會太差啦)
道路品質又好,不需特別在強化車身結構以應付坑洞,
只要撞擊測試夠用,操控符合即可
所以在日本車剛進入其他市場時
都是打著省油的旗幟
因為不用特地強化車身結構,車子較輕
在較輕的車重下要達到同樣的性能需求可以使用較小排氣量的引擎
自然可以省油
但是依看到操控
都會看到懸載對坑洞反應不良(因為日本道路坑洞少,工程師無法理解路上會有坑洞..)
激烈操控下鋼性差(工程師也不知道為啥米要激烈操駕一台家庭房車)
因為工程師是依需求來做事的
有什麼需求做多少事
所以才會有水土不服的狀況(像以前歐洲車冷氣不冷,因為工程師不知道會這麼熱)
不是車子做不好
純粹是工程師沒有想到這部份的需求
現在的車慢慢都把自己的缺點補起來了(畢竟要賺錢,擴展市場)
再各地設置研發中心就是要把那邊的需求也考量進來
來達到因地制宜的手段,讓車子更好賣
-----------------------------------
重點還是需求
沒有需求就不會發明
要求日本小車要高速穩定性好,但是這個速度早已超過他的設計速度
開起來不穩也是很合理的
因為這不是他的設計需求
-----------------------------------
之所以要講這些是因為
我現在是機械系的學生
要幫工程師講點解套的話XD
工程師是看到需求多少才做多少的人XD
--
All Comments
By Jacob
at 2006-11-16T23:58
at 2006-11-16T23:58
By Ethan
at 2006-11-19T15:25
at 2006-11-19T15:25
By Andrew
at 2006-11-20T23:07
at 2006-11-20T23:07
By Edith
at 2006-11-24T06:22
at 2006-11-24T06:22
By Margaret
at 2006-11-28T21:08
at 2006-11-28T21:08
By Blanche
at 2006-12-02T03:47
at 2006-12-02T03:47
By Kumar
at 2006-12-03T07:20
at 2006-12-03T07:20
By William
at 2006-12-07T01:38
at 2006-12-07T01:38
By Rachel
at 2006-12-09T01:59
at 2006-12-09T01:59
By Annie
at 2006-12-12T18:07
at 2006-12-12T18:07
By Tristan Cohan
at 2006-12-14T17:23
at 2006-12-14T17:23
By Ida
at 2006-12-16T17:22
at 2006-12-16T17:22
Related Posts
贓零件回流原車 海削賓士車主
By Wallis
at 2006-11-16T09:07
at 2006-11-16T09:07
SAAB 93 明年新車
By Dora
at 2006-11-16T08:09
at 2006-11-16T08:09
SAAB 93 明年新車
By Queena
at 2006-11-15T23:28
at 2006-11-15T23:28
買歐洲車的理由…
By Hedwig
at 2006-11-15T22:31
at 2006-11-15T22:31
買歐洲車的理由…
By Mary
at 2006-11-15T21:20
at 2006-11-15T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