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因駕車感到煩躁的淺見(Road Rage) - 開車
By Rosalind
at 2022-01-05T12:02
at 2022-01-05T12:02
Table of Contents
Road Rage
應該是一種面對困境無能為力的憤怒感
要削減這種憤怒,就需要讓困境變成可應對的事件
應對有多種可能,每種都有各自的好處、難度和限制
建議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和可承擔的風險
包括選擇執行和不執行某些選項對自己長遠的影響
要處理 Road Rage 就要看他的本質
道路駕駛的困境來源有內在和外來
這邊不以人體為界,主要是以車殼當作界線來劃分
因為這牽涉到車主或駕駛可控制的範圍
對於想改善因駕車感到無奈和憤怒,或許比較有幫助
車內的困境
通常車主可以自行減少刺激來改善,效果快也比較持久
建議優先處理,加強自己的掌控感
對引擎震動感到煩躁,去修車,該換的都換,停紅燈可用中間檔加煞車
討厭煞車慣性,提早放開油門,快停止前,換檔和微調煞車,無震停止就是爽
聽廣播或音樂會分心,就關掉,讓自己平靜、專心注意路況
調整椅子,找到能舒適、又能握好方向盤、快速反應煞車的距離和角度
一般人會懸掛的平安符,可以把繩子捲好,放在出風口下的小格子
有礙觀瞻的eTag,改貼在家中也不是不可以
聒噪的乘客,講不聽,除了嬰兒和小孩,請他下車,拒載
雖然這幾項看起來很簡單也很直覺
我自己在每一項都花了不少時間思考、練習和適應
車外的困境
對多數人來說,難自行解決,也難有立即的效果
有的正向思考,沒事就好,沒有平安符會更嚴重吧,謝謝神明保佑
有的放棄上路,可以接受這種生活就不用面對這些困境
有的含蓄宣洩,在車內開罵、按喇叭、閃大燈、貼車
有的恣意奔放的像是彩繪雕刻、球棒隊、慶記、逼車、招手挑釁、還有直接撞下去的
有的還會遷怒,丟擲物品、用力關門、踢牆壁、或跟親友同事吵架
但這些方法,出一口氣之後,其實沒有改善問題的來源,不見得能減少憤怒的累積
有的方法還會損及自身健康、生命安全、財產、人際,和法律責任
特別是當你意識到還會再發生,而且無法降低發生機率
除了生氣以外,因為無法掌控,經常伴隨沮喪、失落、無能為力的感覺
有些人選擇加裝行車錄影設備
一開始只是為了自保,後來開始檢舉
其實行車影像也可以觀察內在和外來的事件
幫助自己增加有能力掌握的感覺
車內的部分
用來檢視自己的開車習慣,並且改善,也可以減少部分風險
有可能發現沒有注意死角路況和車輛動向,以後會記得轉頭瞄一下
或者發現對於車身和周遭環境的距離感有誤
車外的部分
行車影像可以用來發現違規行為、判斷肇事責任
很多人是憤怒值累積之後,開始研究如何檢舉、學習影片剪接
被退件也不怕麻煩地詢問承辦員警
許多這樣做的人,一開始會覺得好像搞到自己
耗時、費力、消磨耐心等候、怨嘆結果不如預期
但這是只要肯投資設備、努力學習,就會有成果的事情
被退件,就問承辦員怎麼樣才能確定舉發
幾次之後,就能漸漸掌握安全開車又完整採證的技巧
知道影片怎麼剪可以更明確減少爭議
知道怎麼描述車輛的動向可以精準扼要地符合法規條文
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成功率很低不用浪費時間
或者哪些情形不一定會成功,但可以送件看看
有這些心理準備,被退件也比較不氣餒
檢舉案通過率上升,掌控感上升
自信心爆棚的還可以開粉專
檢討別人的同時,由於對法規的掌握度提高了
也會更注意自己的開車行為
理論上安全性也會比較好,掌握度再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這樣做的人
開車上路還是會常常有看不下去的時候,畢竟冒失鬼太多
但是過一陣子,應該會注意到,生氣的頻率和強度都降低了
「幹」這個字被錄到,聽起來卻像蟲之呼吸
自言自語的內容變成「XX路X號」或「XX路北向XX路口」
乘客聊天的變成預報「那隻好像要過去......哇,已經過兩秒,真的過去了!」
部分有閒情逸致的朋友,可能變成生物學專家
發現新物種,會奮不顧身地追蹤生命體與環境互動的關係
然後把生態影像加上配樂和標語,變成網路上極度舒壓的頻道
總之開車變得比較沈穩不躁進,甚至是生活的樂趣
總之,試著理解 Road Rage 的本質
並且去處理內在與外來的刺激,較大限度地增加掌握度
長久或能改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質
對駕駛來說,應該可以考慮在這件事放長線投資
不過,被惹到就是要罵「幹」
原本想回應網友的文章......所以標題也改了
--
應該是一種面對困境無能為力的憤怒感
要削減這種憤怒,就需要讓困境變成可應對的事件
應對有多種可能,每種都有各自的好處、難度和限制
建議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和可承擔的風險
包括選擇執行和不執行某些選項對自己長遠的影響
要處理 Road Rage 就要看他的本質
道路駕駛的困境來源有內在和外來
這邊不以人體為界,主要是以車殼當作界線來劃分
因為這牽涉到車主或駕駛可控制的範圍
對於想改善因駕車感到無奈和憤怒,或許比較有幫助
車內的困境
通常車主可以自行減少刺激來改善,效果快也比較持久
建議優先處理,加強自己的掌控感
對引擎震動感到煩躁,去修車,該換的都換,停紅燈可用中間檔加煞車
討厭煞車慣性,提早放開油門,快停止前,換檔和微調煞車,無震停止就是爽
聽廣播或音樂會分心,就關掉,讓自己平靜、專心注意路況
調整椅子,找到能舒適、又能握好方向盤、快速反應煞車的距離和角度
一般人會懸掛的平安符,可以把繩子捲好,放在出風口下的小格子
有礙觀瞻的eTag,改貼在家中也不是不可以
聒噪的乘客,講不聽,除了嬰兒和小孩,請他下車,拒載
雖然這幾項看起來很簡單也很直覺
我自己在每一項都花了不少時間思考、練習和適應
車外的困境
對多數人來說,難自行解決,也難有立即的效果
有的正向思考,沒事就好,沒有平安符會更嚴重吧,謝謝神明保佑
有的放棄上路,可以接受這種生活就不用面對這些困境
有的含蓄宣洩,在車內開罵、按喇叭、閃大燈、貼車
有的恣意奔放的像是彩繪雕刻、球棒隊、慶記、逼車、招手挑釁、還有直接撞下去的
有的還會遷怒,丟擲物品、用力關門、踢牆壁、或跟親友同事吵架
但這些方法,出一口氣之後,其實沒有改善問題的來源,不見得能減少憤怒的累積
有的方法還會損及自身健康、生命安全、財產、人際,和法律責任
特別是當你意識到還會再發生,而且無法降低發生機率
除了生氣以外,因為無法掌控,經常伴隨沮喪、失落、無能為力的感覺
有些人選擇加裝行車錄影設備
一開始只是為了自保,後來開始檢舉
其實行車影像也可以觀察內在和外來的事件
幫助自己增加有能力掌握的感覺
車內的部分
用來檢視自己的開車習慣,並且改善,也可以減少部分風險
有可能發現沒有注意死角路況和車輛動向,以後會記得轉頭瞄一下
或者發現對於車身和周遭環境的距離感有誤
車外的部分
行車影像可以用來發現違規行為、判斷肇事責任
很多人是憤怒值累積之後,開始研究如何檢舉、學習影片剪接
被退件也不怕麻煩地詢問承辦員警
許多這樣做的人,一開始會覺得好像搞到自己
耗時、費力、消磨耐心等候、怨嘆結果不如預期
但這是只要肯投資設備、努力學習,就會有成果的事情
被退件,就問承辦員怎麼樣才能確定舉發
幾次之後,就能漸漸掌握安全開車又完整採證的技巧
知道影片怎麼剪可以更明確減少爭議
知道怎麼描述車輛的動向可以精準扼要地符合法規條文
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成功率很低不用浪費時間
或者哪些情形不一定會成功,但可以送件看看
有這些心理準備,被退件也比較不氣餒
檢舉案通過率上升,掌控感上升
自信心爆棚的還可以開粉專
檢討別人的同時,由於對法規的掌握度提高了
也會更注意自己的開車行為
理論上安全性也會比較好,掌握度再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這樣做的人
開車上路還是會常常有看不下去的時候,畢竟冒失鬼太多
但是過一陣子,應該會注意到,生氣的頻率和強度都降低了
「幹」這個字被錄到,聽起來卻像蟲之呼吸
自言自語的內容變成「XX路X號」或「XX路北向XX路口」
乘客聊天的變成預報「那隻好像要過去......哇,已經過兩秒,真的過去了!」
部分有閒情逸致的朋友,可能變成生物學專家
發現新物種,會奮不顧身地追蹤生命體與環境互動的關係
然後把生態影像加上配樂和標語,變成網路上極度舒壓的頻道
總之開車變得比較沈穩不躁進,甚至是生活的樂趣
總之,試著理解 Road Rage 的本質
並且去處理內在與外來的刺激,較大限度地增加掌握度
長久或能改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質
對駕駛來說,應該可以考慮在這件事放長線投資
不過,被惹到就是要罵「幹」
原本想回應網友的文章......所以標題也改了
--
Tags:
開車
All Comments
By Michael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Sandy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Odelette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Hedda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Susan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Adele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Zenobia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James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Jessica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Oliver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Rae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Mason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Harry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Quanna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Susan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Sierra Rose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Mason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Yedda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Valerie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Todd Johnson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Yedda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Linda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Irma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Audriana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Lily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Irma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Noah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Xanthe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By Oscar
at 2022-01-04T09:56
at 2022-01-04T09:56
By Kama
at 2022-01-08T12:38
at 2022-01-08T12:38
Related Posts
現代TUSON 2021菁英版
By Xanthe
at 2022-01-04T23:14
at 2022-01-04T23:14
三峽65歲婦人開車闖紅燈 連撞6車7人送醫
By Elvira
at 2022-01-04T21:46
at 2022-01-04T21:46
如何降低路躁症
By Adele
at 2022-01-04T18:26
at 2022-01-04T18:26
如何降低路躁症
By Caitlin
at 2022-01-04T18:12
at 2022-01-04T18:12
窄巷任意臨停檢舉
By Delia
at 2022-01-04T17:29
at 2022-01-04T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