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奇聞發表)揮灑淚水與汗水的榮耀,2015 AUDI 24 Le Mans賽後實紀錄(I) - 汽車討論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5-06-21T22:36

Table of Contents

本帖最後由 e48585 於 2015-6-22 06:40 AM 編輯


相信上個周末肯定國內也有不少熱衷於賽車運動的讀者們注意到,那就是自2000年開始,在全球知名的WEC 24 Le Mans賽事中勇奪14次世界冠軍的AUDI車隊,儘管今年意外慘遭同集團的頭號勁敵PORSCHE 919 Hybrid給擊落,只拿下第三名的成績,不過老實說,擁有雄厚賽事資歷的AUDI也並非是好惹的對象,特別是今年源自原廠AUDI Sport所推出打造的R18 e-tron quattro。

而在實際切入到今年的R18 e-tron quattro正題之前,不免也先大概提一下AUDI過往LMP級距的賽車發展,其實從1999年開始,AUDI不僅已R8稱號的賽車用來加入Le Mans賽事,同時藉由優異的空力套件、車重、與動力等優勢,更接連在2000年、2001、2002、2004以及2005年裡奪下Le Mans 24 Hours五次的冠軍殊榮。


AUDI R8

而為了能夠與時俱進,自2006年開始,AUDI Sport除了替換先前的R8賽車之外,更接連推出搭載V12 TDI柴油動力技術的R10 TDI賽車,如此兼具突破性的環保科技,不僅開啟AUDI在賽事上的另類里程碑,同時也在推出的同年以及2007、2008年連續三年內,摘下Le Mans 24 Hours的桂冠;接著在2009年時所推出的R15 TDI,雖然參賽資歷不比其他車型,不過在憑藉著2010年的冠軍氣勢,以及排氣量由原先的5.5L調降到3.7L、增加高效能鋰電池系統與改採封閉車艙設計後,卻也為日後的R18 TDI,甚至是近年的R18 e-tron quattro奠定起令人不容抹滅的強悍賽事基礎。


AUDI R10 TDI


AUDI R15 TDI


AUDI R18 TDI與AUDI R18 e-tron quattro

然而再回顧到今年登場的R18 e-tron quattro,儘管仍沿用先前的賽車命名,不過老實說無論是裡面或外觀,不僅已非過去的設計,同時更有著精進的升級表現,全新R18 e-tron Quattro針對空氣力學重新設計的全覆式車殼,包括大幅放大的車頭進氣孔、全新造型的前輪弧與車身線條,創造R18 e-tron Quattro更具侵略性的姿態。而原有直列式頭燈在新款賽車上也採用不規則造型取代,頭燈內部導入AUDI引以為傲的矩陣式LED頭燈與雷射頭燈科技,在節能與照明上取得最佳的表現。





除此之外AUDI也準備了兩種車體設計,能在2015賽季之中因應賽道特性選擇適合的車殼,搭配與MICHELIN合作開發的賽車底盤,全新AUDI R18 e-tron Quattro可說是徹頭徹尾從新打造的先進賽車。此外在競爭激烈的LMP1-H級距中,Hybrid系統的效率可說是決定成績最重要的關鍵,對此AUDI升級新車的電動馬達使其來到272hp的馬力輸出,全新動能回收系統更讓充電效率提升17%,如此一來與輸出達558hp的4.0L V6 TDI引擎搭配下將擁有絕佳戰力,創造出高達340km/h的極速表現。



至於設置於駕駛身旁的飛輪電池系統,可儲存的電容量也較2014版賽車增加達17%的幅度。而AUDI R18 e-tron quattro與2014年的賽車相比,每行駛單圈的油耗表現將可減少2.5%的油耗,更自2006年AUDI TDI動力獲得首座Le Mans 24小時大賽桂冠之後至今,已經有效地減少了超過38%的油耗;且為了因應不同的賽事場地,在參加比利時Spa-Francorchamps 6小時耐久賽時,AUDI Sport也針對R18 e-tron quattro推出全新的空力升級套件。



儘管今年2015 FIA World Endurance Championship(世界耐久錦標賽)比賽迄今,AUDI未能如願承襲英國Silverstone、比利時Spa-Francorchamps時一馬當先的氣勢,繼續在象徵耐久賽最高殿堂地位之戰的法國Le Mans奪下冠軍,不過後續仍接連有5場比賽;至於,AUDI Sport能否攜手與R18 e-tron quattro寫下令人大感驚豔的年度佳績,不妨就讓我們一同拭目以待。












揮灑淚水與汗水的榮耀,2015 AUDI 24 Le Mans賽後實紀錄(II)


而在初步介紹完AUDI今年用來參加Le Mans的戰馴R18 e-tron quattro之後,其實最不容令人遺忘的,還有默默在場上隨時支援每位車手與因應不同突發狀況的工作車輛,如同M-BENZ與BMW各自在Formula One以及Moto GP肩負起Safety car的重責大任;AUDI不僅投入在Le Mans的賽事上不遺餘力,在主辦單位ACO(Automobile Club de l'Ouest)的認可下,負責比賽前導、安全、救援的車輛搭配上,更是選用AUDI旗下的性能代表車款R8 V10 Plus、RS7、RS6 Avant、RS3、Q7與同集團的VW Amarok等車款來負責。


VW Amarok

AUDI R8 V10 Plus

為了與時俱進跟上原廠蛻變的腳步,擔任整場Le Mans賽事的前導車輛自然得由品牌的旗艦性能車款來承接,因此,首度在今年日內瓦車展上發表的全新第二代大改款R8 V10 Plus,不僅頂替先前的R8 V10,同時在肩負起整場的前導車任務時,也得負責賽事控管的事務。



在歷經原廠大改款的操刀後,作為Le Mans賽事重要前導車輛的R8 V10 Plus,外觀上除了有著Safety car少不了的醒目警示閃爍燈組系統外,車頭引擎蓋上不僅有著「24 Hours of Le Mans」字樣,且車頂上更有著AUDI招牌的性能家族塗裝點綴,在以AUDI Space Frame(ASF)車體架構技術打造,以及加強輕量化鋁合金與複合式碳纖維材質的優勢下,使得R8的整體重量不僅減輕15%,車身剛性更提升40%,且R8 V10 Plus的空車淨重更是僅有1454kg的表現;至於R8 V10 Plus的動力方面,儘管同樣採用排氣量5.2L V10引擎,但透過不同的設定調校下,不僅擁有610hp得最大馬力與57.1kgm峰值扭力,在七速S tronic變速系統,結合quattro智慧型全時四輪傳動下,不僅能輕易地在3.2秒內完成0-100km/h的衝刺,極速更上看330km/h。



AUDI RS7

其實除了R8 V10 Plus用來作為前導Safety car的任務之外,為了應對賽道上隨時的突發狀況,在賽場控制的部分所選用的車輛,則是由擁有美型Coupe胴體的RS7來扛起這份重責大任,而為了讓首次參加Le Mans賽事的RS7能快點融入激烈的比賽,除了有著與R8 V10 Plus相仿的外觀塗裝之外,車頂也同樣少不了安全車輛應有的警示燈號。



而RS7所搭載的動力主要則是由排氣量4.0L V8雙渦輪增壓引擎來負責,不僅能輕易壓榨出560hp的最大馬力,71.3kgm的峰值扭力更可在1750-5500rpm的轉數區間內全數迸發而出,且在八速Tiptronic變速箱的結合下,更造就出RS7 Sportbake從靜止狀態有著3.9秒,以及極速上看305km/h的傲人表現。

AUDI RS6 Avant

如同M-BENZ將全新的C63 S AMG Estate列為賽場上的救護用途,既然要搶在就元的黃金時刻第一時間抵達事故現場,這份重責大任就非得由堪稱地表最速旅行車的RS6 Avant來一肩扛起,且在車輛的數量配置上,畢竟工作任務更為不同,因此,在原廠AUDI的規劃下,負責用來救護作業的RS6 Avant則有5輛的數目。



不同於R8 V10 Plus一身雪皓白皙的外觀,RS6 Avant反倒有著令人不容輕易忽視的鮮紅胴體,在車頭前方的「24 Hours of Le Mans」字樣襯托下,更能讓人一目了然地認出他那不凡的身分;動力上透過全新排氣量3993c.c.的TFSI V8雙渦輪增壓引擎的搭配下,不僅能輕易壓榨出560hp的最大馬力與71.6kgm的峰值扭力輸出,在八速Tiptronic手自排變速箱以及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科技、自動鎖定限滑差速器的多重先進配備結合下,0-100km/h的加速不僅能於3.9秒內達成,在Dynamic plus package的匹配下,極速更是上看305km/h。

AUDI RS3

有別於過去幾年在整場的Le Mans比賽中,除了由R8 V10來擔任前導與賽場控管的車輛外,緊接著便是RS4 Avant車款,這回除了由R8 V10 Plus來替換掉R8 V10之外,就連RS4 Avant也一併改為全新的中階性能車款RS3來擔任原本RS4 Avant的工作任務,且RS3的配額選擇也有三款的設定。



因為是和R8 V10 Plus擔任同樣的前導以及賽事控管的工作,所以就外觀上的塗裝搭配也和R8 V10 Plus有著如出一轍的雪白設計,不過動力的搭配上可就有著完全截然不同的性格;搭載在RS3 Sportback上頭那具排氣量2.5L直列五缸的渦輪增壓引擎,不僅有著高達365hp的最大馬力與46.5kgm的峰值扭力表現,透過重新設計的七速S-Tronic雙離合器變速箱輔助,也讓RS3 Sportback能輕易地在4.3秒內完成0-100km/h的加速衝刺,且如果解開安全電子限速,極速更可來到280km/h。



AUDI Q7 3.0 TDI

除了上述幾輛有著非得與時間賽跑的車款,得由彰顯品牌性能之姿的車款來做代表外,一直以來,不斷完美適時解決整場賽事突發意外事故,且立即排除障礙的代表車款,自然就不容錯忘AUDI旗下的龐然代表Q7;且伴隨著全新第二代大改款的Q7在去年底發表之後,這份重責大任則改由第二代Q7來執行。



在以品牌全新MLB(Modular Longitudinal Platform)模組化底盤平台打造而成的Q7,整體空車淨重上不僅比起過去大幅減輕325kg,獨樹一格的耀眼外型在加上家族一貫的盾型水箱罩,也更加凸顯不少品牌旗艦休旅的王者姿態;儘管動力上不若其他車型來的強悍,但那顆3.0L TDI柴油心臟不僅更加強化拖曳與救援的需求,272hp的最大馬力與61.2kgm的峰值扭力在八速手自排變速箱系統的輔助下,從靜止狀態加速到100km/h不但僅需6.3秒,極速更可來到234km/h。









揮灑淚水與汗水的榮耀,2015 AUDI 24 Le Mans賽後實紀錄(III)


在前兩篇介紹完AUDI今年的參賽車輛R18 e-tron quattro,以及Le Mans大會官方指定專用的前導、救援車輛之後,接著便不得不好好介紹這座位於法國巴黎西南方約莫200公里,且迄今擁有92年歷史的Circuit de la Sarthe,也就是當今全球賽車迷們非認識不可的Le Mans賽道。


相信不少車迷與讀者們也和記者一樣,其實早在還未深入認識Le Mans 24小時耐久賽之前,便已對這條賽道有著一定程度的熟悉與了解,沒錯!因為除了一般我們所熟悉的「Le Mans」名號以外,其實這條賽道的原名則是Circuit de la Sarthe(也就是往往我們在電玩裡見到的薩爾特賽道);而這條融合一般街道、高速路段、柏油、水泥所組合而成的封閉賽道,全長更是有著13.629km的距離,且除了因應一年一度的24小時Le Mans比賽之外,其實在Circuit de la Sarthe裡頭也還有著另一條標準名為「Bugatti Circuit」的永久長規賽道場地。


Bugatti Circuit

值得一提的是,不若其他賽道裡充滿極具挑戰的彎道,在Le Mans賽道裡車手可說是幾乎高達85%的時間都處在全油門衝刺的狀態,其中最長的大直道又屬長達6公里的「Mulsanne Straight」,在基於車手的安全,為避免因過長的大直道而導致難以避免的突發意外,直到1990年時,這段Mulsanne Straight才在中間各自增設了兩段不同小幅度的右彎與左彎。



而這條總長達13.629km的Le Mans賽道,自Pit區開始起跑之後在以順時針繞圈的方式行駛下,共可再依序細分出11個不同的區塊,而AUDI的R18 e-tron quattro在這條賽道上極速不僅能跑出324km/h,高速灣也能有278km/h的表現,即便是低速灣也能達到76km/h,而單趟跑下來平均時速則是維持在245km/h左右。





整場歷時24個鐘頭的比賽也由周六的下午三點開始,一直到隔日星期天的下午三點才算結束,整整24個小時內每個車隊也將會有三名車手輪番接力上陣參賽,因此在一來一往的計算下來,少說每位車手也得跑上8個鐘頭;雖然也是一樣在和時間賽跑,不過不同於F1那般緊密慎行的規定,Le Mans反倒更有著一種〝慢慢來〞的錯覺,加油和更換輪胎僅可依次進行,不能在同一時間進行。在更換輪胎時,只能有兩名技師同時進行作業,因此在加油的同時,一位技師必須持滅火器待命,還有一位技師隨時準備切斷閥門。





可別以為參與Le Mans賽事的車款僅有像AUDI的R18 e-tron quattro車型,仔細分下來一共可分為四大組別:分別是LMP1、LMP2、LM GTE Pro以及LM GTE Am等四種組別,而要認真說起歷年來哪個車隊頻頻在Le Mans賽事中摘下桂冠,除了2009年意外地由法國PEUGEOT車隊奪下之外,自2000年開始截至2014年,可說都是由AUDI Sport車隊給拿下,雖然今年Le Mans的冠軍寶座是被來自同集團的PORSCHE 919 Hybrid給摘下,不過當仁不讓的AUDI也緊咬在後以第三名的成績緊追在後。



為了讓讀者們不再僅是以靜態方式來認識這條歷史悠久的Le Mans賽道,透過Mr Le Mans也就是Tom Kristensen駕馭全新R8 V10 Plus的帶領下,我們也將更能清楚的熟知整條Le Mans賽道的完整攻略。

All Comments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6-22T07:57
揮灑淚水與汗水的榮耀,2015 AUDI 24 Le Mans賽後實紀錄(IV) 此次,記者在AUDI Taiwan的邀請下,也與其他媒體同業一同到這每年吸引超過20萬名車迷與遊客的Le Mans,一同近身體驗這集結超乎萬匹馬力的嘶吼咆嘯,而一開始初抵達會場的我們因為是以媒體身分進入,因此也得先到報到處申請我們的記者媒體證,以便能夠輕易地在屬於AUDI的區域內進出。 身為Le Mans賽事中最大支助集團的AUDI,為了讓遠道而來參與賽事的民眾與媒體能有更為不同的熱血饗宴,貼心的AUDI也在Le Mans賽道上主要接近Pit工作區的地方,設立了不少專屬的空間,除了剛開始下榻遠在賽道另一側的「AUDI Racing Hotel」之外,屬於媒體與貴賓民眾的AUDI Racing Arena、Racing Club、Racing Lounge、Racing Garden,幾乎都設立在離賽道不遠的周圍;當然,為了讓飛貴賓的車迷也能有機會一同體驗AUDI的獨特魅力,在Dunlop彎的不遠處,還有一座對外開放的AUDI Fan Arena。 AUDI Racing Hotel 而在還未抵達AUDI其他專屬的活動空間之前,我們最先抵達的地方則是要讓我們夜宿兩晚的地點,也就是AUDI Racing Hotel,雖然造在出發前便有其他同事與友人叮嚀過我這座起出由農舍打造的Hotel的特別之處,不過老實說第一眼仍不免被他那光鮮亮麗的外表稍微蒙騙,大廳外為除了有著基本的接待處與代螢幕轉播電視,及其他歷史照片佈置以外,房間裡的陳設不禁令我想起當兵時副連長睡的寢室空間,雖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其實周圍的空間都是由隔板所隔起,因此除了基本的書桌和床以外,便沒有其他附加的功能,當然更別提插電座這類的東西了。 AUDI Racing Hotel飯店接待大廳 而在原廠AUDI的安排下儘管是比比賽早了一天抵達會場,但為了讓我們能先熟悉周遭環境與設施,在申請完專屬的媒體證件之後,便立刻前往AUDI Racing Arena參與由AUDI所舉辦的記者會活動。 既然是一年一度的Le Mans賽事盛會,且對於AUDI來說也有著非同小可的重要代表性,記者會的現場除了開始由AUDI Sport的主要負責人Dr. Wolfgang Ullrich來開起主持的場面外,接著便由「Mr. Le Mans」Tom Kristensen透過駕馭著全新的R8 V10 Plus來介紹整條Le Mans賽道,而在介紹完賽道之後,便是整場記者會的主要重頭戲,也就是依序介紹今年駕馭三輛R18 e-tron quattro的九位車手,駕駛編號7號的車手分別為Marcel Fassler、Andre Lotterer、Benoit Treluyer,而駕駛編號8號的車手則是Lucas di Grassi、Loic Duval、Oliver Jarvis,駕駛編號9號的車手則是Filipe Albuquerque、Marco Bonanomi、Rene Rast。 而鄰近最後終點前FORD S彎的AUDI Racing Arena這邊除了針對媒體舉辦記者會活動之外,碩大的建築物裡無論裡裡外外都能充分地嗅見源自AUDI Sport的熱血氛圍,之所以會這麼形容不外乎是在進入館內之前,外頭便有著全新的AUDI R8 V10 Plus、R8 LMS、TT Cup,以及首度在今年奧地利Woerthersee Tour活動上發表的TT Clubsport turbo concept概念車;而館內裡頭,除了一旁有座支援Xbox電玩的遊戲模擬機台之外,一旁的全新R8 e-tron Piloted Driving Concept更是一大主要亮點;而除了展出車輛之外,只要是符合資格進入的民眾,皆能盡情地在AUDI Racing Arena裡頭享用美食、點心、飲料、酒精等美食佳餚,且同時也能在二樓半開放式的露天陽台盡情地享受時速逼近300km/h呼嘯而過的賽車音爆聲浪,當然,如果累了的話也可以在裡頭享受魚療Spa的服務。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5-06-22T17:19
揮灑淚水與汗水的榮耀,2015 AUDI 24 Le Mans賽後實紀錄(V) 在結束為期兩個鐘頭短暫的記者會與AUDI的開幕儀式之後,受AUDI Taiwan邀請的我們也並沒有馬上閒下我們的腳步,因為此刻的我們還有輛一項行程還得趕往參加,那就是位在Le Mans鎮上de la République所舉辦的「Grande Parade des Pilotes」經典古董車遊行活動。 圓滾滾的米其林寶寶也是大家爭相一起照的焦點 在以place des Jacobnis為出發的起點,不僅匯集了今年參加Le Mans 24小時耐久賽的168位不同車隊的車手,同時在每三個為一組的編排下,三位車手也會乘坐在每輛不同且各自具有代表象徵意涵的古董車上進行圍繞城市的遊行活動;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炒熱現場氣氛,每位車手在出發前都必須經過起點前的舞台,除了介紹車隊來歷讓大家認識以外,同時也會在遊行的過程中隨機都出小禮物給現場的民眾。 今年的Le Mans 24小實力曼寶座最終也由PORSCHE車隊給奪下 想要小禮物的話趕快奮力搶就對了 而活動在5點正式開始之後,不僅各車隊採魚貫井然有序的方式接力進場,就連此次參與Le Mans賽事的活動商家,甚至是針對小小朋友而來的廠商,也會一併列入在遊行隊伍之中,一同進行圍繞城市的遊行;不同於其他參加車隊在進行遊行活動時,會將品牌旗下的最新車型給端出,如CHEVROLET以Corvette C7、ASTON MARTIN則以全球限量100輛的GT12,AUDI則是出動負責此次活動的Safety Car前導車輛,如R8 V10 Plus與RS3來助陣。 駕馭今年編號7號R18 e-tron quattro的三位車手 首度在今年日內瓦車展上發表的最強悍蛙PORSCHE 911 GT3 RS也是不容錯過的焦點 身穿紅衣且坐正中央的正式隸屬PORSCHE車隊的Mark Webber 多了熱情火辣的森巴舞確實增添不少遊行的討論話題 雖說是古董車遊行活動,不過老實說,比起那些過去令人略感生疏且不大能較出名號的古董車型,每當極具代表車廠品牌的性能車款現身時,無不立刻引來大批群眾的一陣歡呼尖叫;而在整廠遊行的活動中,儘管是受邀於AUDI原廠,不過老實說對我們台灣媒體而言,更在意的無非是首度在Le Mans插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的AAI車隊的現身,除了聲嘶力竭的朝向台灣車手陳俊杉大喊:阿杉哥加油之外,心裡隨之高漲的澎派情緒同時也期勉著兩位來自台灣的車手陳俊杉與陳漢承,能在24小時Le Mans賽事中拿下好的成績。 全球限量一百輛且以在日前宣布正式完售的ASTON MARTIN GT12 NISSAN GT-R Nismo ALFA ROMEO 8C NISSAN Juke R 最速前驅代表HONDA Civic Type R也同樣在遊行活動中現身 CHEVROLET Corvette C7 ZAGATO MASERATI Mostro BENTLEY Continental GT3-R 駕駛LMP2等級隸屬Pegasus Racing車隊的荷蘭籍車手董荷斌 駕駛編號67號PORSCHE 911 GT3 RSR來自台灣AAI車隊的車手陳俊杉 駕駛編號68號PORSCHE 911 RSR來自台灣AAI車隊的車手陳漢承 雖然少了先天車輛的競爭優勢,但在陳俊杉以及陳漢承兩位台灣車手各自駕馭著不同的PORSCHE 911,並且與其他隊友的努力下,在歷經了24個小時之後也為台灣的賽車歷史再添一張令人難以忘懷的傳奇佳話。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5-06-23T02:40
揮灑淚水與汗水的榮耀,2015 AUDI 24 Le Mans賽後實紀錄(VI) 而受邀於AUDI Taiwan原廠邀請的我們台灣媒體一行人,此趟的行程可不是要我們來到法國利曼這邊走馬看花的,最主要的參訪重點仍是在6月13、14兩日的Le Mans 24小時利曼大賽,儘管比賽正式起跑時間是設定在6月13日的下午3點才會正式開始,不過可別擔心中間等候的時間會太過無聊,因為主辦單位早已安在比賽開始之前安排了一連串緊鑼密鼓的活動。 其實從AUDI Racing Lounge上便能清楚地直接往下看到Pit區的作業情況 雖然這168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車隊的車手,早已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認識熟悉Le Mans賽道,並且也在禮拜四完成了最後的排位比賽,但為了讓車手能稍稍適應比賽當天的場地與駕馭感,在比賽當天的一早9點到9點45分這段時間,主辦單位也準辦了所謂的「Warm-up」暖身賽的活動;而隨著45分鐘的暖身賽的活動結束之後,接著便是一連串由經典古董老車所組成的陣容,展開一連串的「Le Mans傳奇賽」活動。 除了在比賽開始前為全廠車迷與觀眾帶來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暖身表演之外,在12點15分開始為期短短一個鐘頭的時間裡,民眾還可依通行證進入到Pit維修區裡進行參觀,儘管外圍仍有欄杆擋著,不過現場的民眾包含我在內,仍無不想試著將自己的手伸到最長,並且卡個好位置拍下工作區裡維修人員,以及車手們的所有一切;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們走到AAI車隊前時,正好也遇上我們的阿杉哥與他的其他兩位隊友在進行著迅速換位的練習,且為求逼真,連同阿杉哥在內的三位車手,各個無部身穿標準衣服戴上安全帽的在做最後的練習。 為了增加看比賽的樂趣,AUDI除了在Le Mans賽到周圍設立了眾多的接待區域之外,同時也備妥了專屬的直升機體驗,以及AUDI卡丁車體驗的活動,無奈在人爆炸多且早以被登記滿的情況下,我們依舊和直升機體驗與AUDI卡丁車無緣;不過,為了讓我們得以用最佳的視角欣賞比賽的過程,我們可是繼續接著移動我們的腳步前往「AUDI Racing Club」。 不得不說從AUDI Racing Club的制高點上看出去,確實可以一覽起跑點前大直線的所有景色 在抵達AUDI Racing Club的同時,其實時間也差不多快接近比賽的開始,因此參與今年Le Mans 24小時比賽的56輛賽車,以及車手不僅早以在起跑線上就定位,同時就連FIA的主席Jean Todt本人也親自現身在賽道上;而不同於F1採用靜態方式起跑,Le Mans 24小時比賽則是採動態方式起跑,因此就在時間剩不到5分鐘左右就要3點的時刻,在前導車的帶領下,四個組別56輛賽車不僅依序地開始起跑,同時也為一年一度的Le Mans 24小時大賽活動正式的拉開比賽的序幕。 中間那位低頭聽對方講會的正是FIA的主席Jean Todt 此時的每輛賽車在比賽正式開跑之前,都得再行駛到自己的位置上等待起跑 TOYOTA TS040 Hybrid 在比賽前和工作人員做足最後的確認 當舉牌人員離開賽道後,便代表著比賽也將要開始了 儘管從AUDI Racing Club這裡的制高點上,能體驗時速超過200km/h的四種不同組別的賽車呼嘯而過的音爆震撼感,甚至是直接目睹對面的Pit區工作維修的一切,但如果一直待在AUDI Racing Club不免也會令人感到無聊,因此,為了近身體驗不同的賽事熱血,我們也再度返回到AUDI Racing Arena搭乘另外的區域接駁車。 在Pit區對面側的小空間,正是各車隊的行控人員與車手的通訊指令中心 從AUDI Racing Arena後方的露天陽台更能享受到刺激的排氣聲浪 而主辦單位所規畫的區域接駁車,主要會將乘客載往兩個地方,而這兩個地點分別為「Indianapolis」,以及「Mulsanne」等兩個截然不同的彎角來欣賞,之所以會以這兩個彎為近身欣賞比賽的特點,主要是在於在進入這兩個彎時雖然都是同樣以時速逼近300km/h的速度快速的退檔減緩車速,但有著挑戰性的Indianapolis彎角在入彎後不僅隨即又變成左彎上升的路線,眼前還有一連串成直角的Arange灣到在等著車手,而Mulsanne直線後的第一的彎角也是同樣的意思,不過相較於Indianapolis彎角,車手則必須隨即的右、左的修正方向盤,並以時速85km/h的速度在彎中找到最佳的路線,才能在後續的大直道上達成超過320km/h的衝刺。 雖然視野不是很好有鐵網隔著,但Indianapolis彎角真的很能讓人感到熱血沸騰 最後在歷經整整24個小時長久的耐力挑戰賽之後,無懼強敵PORSCHE包辦排位前三名位置的AUDI,儘管中間一度搶得領先的先機,且甚至一度拉開與PORSCHE的差距,但令人難以預料的比賽過程也讓AUDI車隊在今年的比賽中數度遭遇慘烈的撞車事故,甚至是機械上故障的憾事,不過未曾輕言放棄的AUDI不僅依然展現出令人大感敬佩的團隊合作精神,雖然最終未能繼續延續過去11年的24h Le Mans冠軍寶座,但在駕駛編號7號的車手Marcel Fassler、Andre Lotterer、Benoit Treluyer的帶領下,最終也不負眾望地穩守住第三名的好成績。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5-06-23T12:02
揮灑淚水與汗水的榮耀,2015 AUDI 24 Le Mans賽後實紀錄(VII) 雖然在AUDI Taiwan的邀請下,一行來自台灣的媒體主要的任務就是欣賞AUDI全新賽車R18 e-tron quattro在場上發揮兇狠實力的英姿,不過其實主軸除了AUDI本身以外,老實說在Le Mans賽道附近也有著不小更具看頭與討論的話題與活動;因此,為了讓台灣的讀者除了觀賞賽事之外,同時也能一同感受到會場上另類的濃烈賽車氛圍,這篇的報導重點也會著重在Le Mans會場周邊的活動。 其實在一開始過了通關入口之後沒多久,在主要幹道的兩側向右延伸便會有各種不同的品牌陳列在此,一開始最為醒目的攤為莫過於NISSAN品牌,且在原廠的規畫下,NISSAN主要也將展覽的重點分成兩個區塊,除了綠能科技的賽車之外,凡出自Nismo所打造的性能車款則一律擺放在主要的展館;而在過去點不遠處,便是在今年24小時Le Mans比賽中拿下冠軍的PORSCHE展館,且不同於其他品牌僅是將旗下的代表作品展出,別出心裁的PORSCHE更是將全新911 RSR的半身,增添了LEGO的積木塗裝,除了輪胎與頭尾燈部分沒有使用積木之外,其餘的車身外關係傑幾乎都以LEGO積木呈現。 想當Top Gear裡的Stig來這邊就對了 而除了品牌的展館之外,在會場的一旁還有類似主題性的故事館,而今年為了慶祝FERRARI首次在24小時Le Mans比賽中奪冠有著50年的歷史,主辦單位ACO除了盛大歡慶之外,同時也將當年的頭號競爭對手FORD給一同搬移到故事館的會場裡頭,藉此讓車迷們更加認識FORD與FERRARI的恩恩怨怨;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重現當年FORD與FERRARI的競爭有多激烈,FERRARI不僅展出250 GTO(此為複刻打造車型) 、275 LM、330 P、330 P3、330 P4,甚至是行動式的維修卡車,不甘示弱的FORD,也同樣將FORD GT40 Mk I、GT40 Mk II(此為複刻打造車型)、1966 GT40 Mk II、GT40給帶到會場當中。 當然不僅會場上的品牌是參觀的重點,即便是隨意停放在路邊的車輛,各個也無不讓我這來自台灣的鄉下俗看的心喜若狂。 從英國開來的MORGAN車隊 SHELBY cobra FORD Cosworth LOTUS elite JAGUAR E-Type 而老實說,雖然最終沒能盼得AUDI奪下今年Le Mans 24小時大賽的冠軍不免令人感到可惜,不過另一方面,不免也更加令人期待在避免同集團相互鬥爭之下,AUDI是否會決心改往賽車最高殿堂F1的方向發展,至於再過個一兩年是否還有機會看到AUDI在Le Mans 24小時比賽中飆速的英姿,恐怕也只有原廠AUDI他們心知肚明。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5-06-23T21:23
AUDI很不錯 在台灣還是打不倒雙B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5-06-24T06:45
台灣的1A2B,實際上2B都排在前面。而且AUDI真的有差一截的感覺..不管是在設計或是內艙。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5-06-24T16:07
這種聚會有深知年一定要去一斥阿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5-06-25T01:28
在台灣還是真的有差一截的感覺

(汽車奇聞發表)來自狼堡的紳士,VW Passat/Passat Variant南台灣試駕(導論篇)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5-06-21T21:45
頂著德國最先進造車工藝來到台灣的VW Passat/Passat Variant,以歐洲年度風雲車的身份穿梭在古意盎然的文化古城台南,自然是眾人目光焦點所在,這種新舊世代的視覺衝擊,的確令Passat/Variant顯得搶眼,尤其因應Downsizing潮流而生的小排氣量渦輪心臟,及VW集團的MQB底盤技術, ...

BMW 740Li individual版 隨意拍(拍的很爛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5-06-21T16:32
前幾天有幸搭到740li individual版本的客制車 客制的幅度沒有很大,從外觀看和一般的7系列幾乎沒有不同 非常低調的一台740 但是光是選配頂級individual 皮革好像就花了 快30萬了 照片隨意拍的,拍的很爛 請大家見諒囉 http://i.imgur.com/G34MavF.jpg ...

汽車驗車一問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5-06-21T12:27
以前好似好快就可以排到期, 家下揾車房都要等三個月, 請問有冇辦法可以快? 揾左車房都無音訊, 九月就到啦 ...

2015汽車內裝獎比拚!VOLVO XC90量產車奪魁、M-BENZ F 015概念車出眾(9p)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5-06-21T06:53
VOLVO XC90 汽車算是集機械與美學於一身的精緻工藝品,因此專門評比車輛性能、功能的評選單位不少,像是各地區著名的年度風雲車,然而對於駕乘者而言,汽車不僅是代步的工具,更猶如移動中的飯店,因此與駕乘者五感息息相關的內裝鋪陳就變得相當重要,當然也就有應運而生專門的評鑑機構。 VOLVO XC90 ...

誰可以給我推薦以下二十萬以內的車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5-06-21T04:05
最近有想買車的想法,上網找了很多,但是就是不知道哪款車型性價比比較好,二十萬以內的車外加上自動檔,不知道哪個牌子的外觀好看,操作舒適的,各位網友們誰比較懂車的,給我推薦幾款,讓我縮小範圍去比較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