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奇聞發表)輕量高速奔馳 BYU Electric Blue創紀錄 - 汽車討論

By Joe
at 2011-10-25T11:46
at 2011-10-25T11:46
Table of Contents
每年夏秋交接開始,美國猶他州的波內威爾鹽湖(Bonneville Salt Flats)就會開始有許多高速衝刺的活動,包含八月份由Southern California Timing Association與Bonneville Nationals Inc.所舉辦的SpeedWeek、摩托車盛事BUB Motorcycle Speed Trials、九月份的World of Speed與十月份的World Finals都是相當重要的盛會。除此之外,也有許多私人俱樂部或汽車公司會在這裡進行終極的速度奔馳測試。
在今年九月14日,來自楊百翰大學(BYU,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研究團隊,則以一部「Electric Blue」的輕量電動車,在E1組別中,以平均249.28km/h、瞬時280.59km/h的速度,拿下同級競技中的冠軍,並寫下世界紀錄;事實上,這個級別在過去並沒有任何車輛挑戰成功,所以這次的成績也沒有打破任何先前的紀錄,而Electric Blue在去年已經達到222.4km/h的成績,但在下半場測試時則由於翻車意外而無法完成整個流程,所幸在當時僅造成車體損壞,並沒有人員傷亡。
根據正式規則,所有測試車輛都必需至少完成兩趟方向相反的奔馳,並取平均數為準,以抵銷地形、風力等外在可變因素的影響,所以2010年的成績並沒有納入紀錄。
或許對近期吃慣重口味的車迷而言,Electric Blue的測試數據看起來並沒有特別出色,然而它的重點在於E1組別的重量限制為1100磅(約500公斤),約僅是量產電動跑車Tesla Roadster車重2723磅(約1235公斤)的40%,也就是說它的車體相當輕;而對電子動力系統而言,向來需要高重量的蓄電組與大電動馬達支撐,因此Electric Blue能夠有這般的表現,其實是相當驚人的演出。
進一步分析其架構,則使用了流線車體與大量的碳纖維材質,因而得以將車輛的穩定性與電力使用效能,都提升到最高。
根據主導Electric Blue的Perry Carter指出,本車共歷經長達七年的策劃,並有多達130位學生的參與,才能有這麼好的成績;而他本人則已經退休擔任客座教授,但在未來仍會在相關領域努力。
另一位曾經參與計劃的學生Jeff Baxter,也在返回團隊並目擊創紀錄現場之後,高興的表示「這就快樂就像是在過聖誕節」「而且是一次過五個或七個聖誕節」,顯見這個成績對他們而言,意義真的相當重大。
進一步聯想,以本車的重量與性能,未來若能應用在量產車型之上,也會有相當傑出的表現,相當令人期待。
![]() |
![]() |
在今年九月14日,來自楊百翰大學(BYU,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研究團隊,則以一部「Electric Blue」的輕量電動車,在E1組別中,以平均249.28km/h、瞬時280.59km/h的速度,拿下同級競技中的冠軍,並寫下世界紀錄;事實上,這個級別在過去並沒有任何車輛挑戰成功,所以這次的成績也沒有打破任何先前的紀錄,而Electric Blue在去年已經達到222.4km/h的成績,但在下半場測試時則由於翻車意外而無法完成整個流程,所幸在當時僅造成車體損壞,並沒有人員傷亡。
根據正式規則,所有測試車輛都必需至少完成兩趟方向相反的奔馳,並取平均數為準,以抵銷地形、風力等外在可變因素的影響,所以2010年的成績並沒有納入紀錄。
![]() |
或許對近期吃慣重口味的車迷而言,Electric Blue的測試數據看起來並沒有特別出色,然而它的重點在於E1組別的重量限制為1100磅(約500公斤),約僅是量產電動跑車Tesla Roadster車重2723磅(約1235公斤)的40%,也就是說它的車體相當輕;而對電子動力系統而言,向來需要高重量的蓄電組與大電動馬達支撐,因此Electric Blue能夠有這般的表現,其實是相當驚人的演出。
進一步分析其架構,則使用了流線車體與大量的碳纖維材質,因而得以將車輛的穩定性與電力使用效能,都提升到最高。
![]() |
根據主導Electric Blue的Perry Carter指出,本車共歷經長達七年的策劃,並有多達130位學生的參與,才能有這麼好的成績;而他本人則已經退休擔任客座教授,但在未來仍會在相關領域努力。
另一位曾經參與計劃的學生Jeff Baxter,也在返回團隊並目擊創紀錄現場之後,高興的表示「這就快樂就像是在過聖誕節」「而且是一次過五個或七個聖誕節」,顯見這個成績對他們而言,意義真的相當重大。
![]() |
進一步聯想,以本車的重量與性能,未來若能應用在量產車型之上,也會有相當傑出的表現,相當令人期待。
![]() |
All Comments

By Aaliyah
at 2011-10-28T22:21
at 2011-10-28T22:21
Related Posts
3年半換2次煞車碟盤.是我開車有問題.還是零件有問題

By Vanessa
at 2011-10-25T00:00
at 2011-10-25T00:00
關於寶謙公司及外派至菲律賓之工作

By Kelly
at 2011-10-25T00:00
at 2011-10-25T00:00
因為薪資還不錯,有點心動,不知道� ...
想要買一台改過的新勁戰!!!有點小問題...

By Bethany
at 2011-10-25T00:00
at 2011-10-25T00:00
2001年PMAECY

By Harry
at 2011-10-25T00:00
at 2011-10-25T00:00
1993~1995的E220賓士車好嗎?

By Lucy
at 2011-10-25T00:00
at 2011-10-25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