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底特律、德國領導自動駕駛車的創 - 汽車
By Dorothy
at 2017-11-03T11:30
at 2017-11-03T11:30
Table of Contents
[情報] 矽谷、底特律、德國領導自動駕駛車的創新
http://bit.ly/2gWPEQl
一個產業面臨革命時,確實可以改變一個產業中廠商的命運。這在汽車產業從傳統汽車轉
變至自動駕駛車或聯網車中,可以看得出來。
根據路透社的調查,由於許多新創公司都看好自動駕駛車的未來,因此到目前為止,全球
至少有240多家新創企業涉足這一領域,其中,高達75家是來自於矽谷,比例佔據第一位
。
根據律師事務所Foley & Lardner針對高科技與汽車公司主管的一份調查顯示(每位被調
查者可以勾選三個區域),矽谷成為他們最為看好發現聯網車與自動駕駛車的領導區域(
70%),其次才是擁有三大傳統汽車廠商的底特律(46%),至於擁有福斯、賓士與BMW的
德國則居於第三位(38%),擁有豐田、本田、Nissan等大廠的日本更是被拋到第四名(
20%),中國大陸則被認為具有第五名的資格(12%)。
根據Foley & Lardner調查,57%的參與者認為,新創公司由於不具有傳統汽車產業的顧慮
,因此所開發的技術在當今的汽車產業中具有創新的破壞力。根據以往的經驗,有些新創
公司進入自動駕駛車領域,並非每一家公司都會成功。所以有一些公司的策略就是期望能
夠被大型公司買下,以免真正進入競賽之後,被淘汰出局。例如:先前被英特爾收購的
Mobileye公司;或者Delphi近期收購的自動駕駛新創軟體公司nuTonomy都是這樣的案例。
但是有些新創公司逐步壯大之後,被大型汽車公司視為具有威脅性的競爭者。
或許有人認為並非所有人都喜愛自動駕駛車,因為開車的快感來自於人類自己透過雙手操
控方向盤,但是人們不可否認的,隨著世代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習慣也會跟著改變,
尤其是大多數人都是跟著趨勢走。一旦電動車與自動駕駛車變成人們生活的常態,人類親
自駕駛車輛只不過是一個休閒與收藏罷了。
Foley & Lardner報告顯示,只有21%的受訪者認為隨著自動計程車與租車服務的崛起,人
們對於擁有車輛所有權將會減少。這是不是傳統汽車廠商的保守思維作祟呢!但是又有超
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為,未來幾年傳統汽車製造商為了不要被淘汰,勢必將更為謹慎納
入具備連網能力與自動駕駛功能,以激勵其汽車銷售量。
心得:
傳統汽車廠商必須更為謹慎的面對新創公司的崛起,進一步採取收購的行動,以搶奪人才
。而不是僅限於投資自動駕駛車領域,而忘了公司也必須轉型。
--
http://bit.ly/2gWPEQl
一個產業面臨革命時,確實可以改變一個產業中廠商的命運。這在汽車產業從傳統汽車轉
變至自動駕駛車或聯網車中,可以看得出來。
根據路透社的調查,由於許多新創公司都看好自動駕駛車的未來,因此到目前為止,全球
至少有240多家新創企業涉足這一領域,其中,高達75家是來自於矽谷,比例佔據第一位
。
根據律師事務所Foley & Lardner針對高科技與汽車公司主管的一份調查顯示(每位被調
查者可以勾選三個區域),矽谷成為他們最為看好發現聯網車與自動駕駛車的領導區域(
70%),其次才是擁有三大傳統汽車廠商的底特律(46%),至於擁有福斯、賓士與BMW的
德國則居於第三位(38%),擁有豐田、本田、Nissan等大廠的日本更是被拋到第四名(
20%),中國大陸則被認為具有第五名的資格(12%)。
根據Foley & Lardner調查,57%的參與者認為,新創公司由於不具有傳統汽車產業的顧慮
,因此所開發的技術在當今的汽車產業中具有創新的破壞力。根據以往的經驗,有些新創
公司進入自動駕駛車領域,並非每一家公司都會成功。所以有一些公司的策略就是期望能
夠被大型公司買下,以免真正進入競賽之後,被淘汰出局。例如:先前被英特爾收購的
Mobileye公司;或者Delphi近期收購的自動駕駛新創軟體公司nuTonomy都是這樣的案例。
但是有些新創公司逐步壯大之後,被大型汽車公司視為具有威脅性的競爭者。
或許有人認為並非所有人都喜愛自動駕駛車,因為開車的快感來自於人類自己透過雙手操
控方向盤,但是人們不可否認的,隨著世代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習慣也會跟著改變,
尤其是大多數人都是跟著趨勢走。一旦電動車與自動駕駛車變成人們生活的常態,人類親
自駕駛車輛只不過是一個休閒與收藏罷了。
Foley & Lardner報告顯示,只有21%的受訪者認為隨著自動計程車與租車服務的崛起,人
們對於擁有車輛所有權將會減少。這是不是傳統汽車廠商的保守思維作祟呢!但是又有超
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為,未來幾年傳統汽車製造商為了不要被淘汰,勢必將更為謹慎納
入具備連網能力與自動駕駛功能,以激勵其汽車銷售量。
心得:
傳統汽車廠商必須更為謹慎的面對新創公司的崛起,進一步採取收購的行動,以搶奪人才
。而不是僅限於投資自動駕駛車領域,而忘了公司也必須轉型。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進口車紛收回在台代理權
By Tracy
at 2017-11-03T11:30
at 2017-11-03T11:30
我的10年用車歷史分享
By Hedda
at 2017-11-03T11:23
at 2017-11-03T11:23
Altis菜單
By Audriana
at 2017-11-03T11:08
at 2017-11-03T11:08
膜厚計哪裡可以租借?
By Connor
at 2017-11-03T11:04
at 2017-11-03T11:04
全球賣最好電動車 Nissan Leaf,裕隆日
By Edwina
at 2017-11-03T10:53
at 2017-11-03T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