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車價的元兇 - 從車輛賦稅看車價結構 - 歐洲車
By Charlotte
at 2006-11-14T06:15
at 2006-11-14T06:15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明年 (2007年) 車價調降的話題突然爆紅。原因無他,明年的2,000 c.c.以上小客
車的貨物稅將從35%調降為30%。適用的車款,成本因此下降不少,連帶牽動大眾最關心的
車價漲跌議題。
車價成本的計算
當媒體追逐車價調降的議題時,我接到水果日報的採訪電話。她們問我,車價是怎麼算出
來的?我在電話中,簡單地算給這位記者聽:假設一部進口可2,300 c.c.轎車,抵岸價格
為50萬台幣;運送到台灣後,首先要課徵關稅,稅率24.7%,約12萬5千元,成本變為62萬
5千元;接著要再課徵貨物稅35%,約22萬元,成本再變為84萬元左右。接著才是總代理毛
利、經銷商毛利等費用,最後還有一筆5%的營業稅,大約5萬元。最終計算出的零售價則
已經跨越百萬門檻,約為110萬元。
「怎麼可能!」電話那頭傳來不可置信的聲音。「台灣的汽車代理商跟國外原廠購進一台
50萬元成本的車,送到消費者手上前,光繳給政府的錢就要接近40萬元了,110萬的零售
價絕對有可能」,我這樣回答她。
國產車也是高稅賦
上面的算法是進口車,但國產車也差不了太多。假設一台出廠價50萬台幣的2,300 c.c.國
產車,要繳交的貨物稅為17.5萬,加上總代理毛利、經銷商毛利、營業稅後,零售價格大
約是85萬元。交給政府的錢大概有22萬元。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心裡有譜了。原來,台灣車價偏高的「原兇」,其實是政府。不過,
各位讀者可別認為我否定了政府課徵稅賦的正當性。事實上,對於汽車課徵更高稅賦的國
家,大有所在,台灣絕對不會是最高的。而政府課徵各項稅賦,自有其政策考量,合理與
否可以再另章討論。
多數人不知有貨物稅
只是,長期以來,在許多消費者心中,根本不知道有「貨物稅」的存在。當許多民眾了解
到國外車價低於國內時,便一味地指責國內車廠,「暴利」、「奸商」等情緒性字眼經常
脫口而出。這是典型的「看到黑影就開槍」,實在不是理性的行為。在車價形成的過程當
中,各項稅賦才是造成車價水漲船高的主因,而比重最大的,是貨物稅。
而貨物稅採用差別稅率的設計,也同樣引導了國內車市的生態。目前的小客車貨物稅稅率
,2,000 c.c.以下為25%,2,001 c.c.以上為35%;2007年以後,2,001 c.c.以上的稅率調
降為30%。由於這項差別稅率的緣故,造成許多國外以2.4升為主的車款如Honda Accord、
Toyota Camry等,引進台灣國產化之後,由於稅賦造成的成本差異,變成了以2.0升做為
販賣的主力。這種現象,自然是貨物稅率造成的政策引導效果所致。許多消費者也常常以
此指責車廠,認為有「視台灣消費者為二等消費公民」之嫌。這些指責,在我看來都有失
偏頗,並不理性。
因此,消費者應該了解車價形成的來龍去脈後,再下定論。這樣,才不會抓錯了「兇手」
。
http://feature.u-car.com.tw/feature-detail.asp?fid=209
--
車的貨物稅將從35%調降為30%。適用的車款,成本因此下降不少,連帶牽動大眾最關心的
車價漲跌議題。
車價成本的計算
當媒體追逐車價調降的議題時,我接到水果日報的採訪電話。她們問我,車價是怎麼算出
來的?我在電話中,簡單地算給這位記者聽:假設一部進口可2,300 c.c.轎車,抵岸價格
為50萬台幣;運送到台灣後,首先要課徵關稅,稅率24.7%,約12萬5千元,成本變為62萬
5千元;接著要再課徵貨物稅35%,約22萬元,成本再變為84萬元左右。接著才是總代理毛
利、經銷商毛利等費用,最後還有一筆5%的營業稅,大約5萬元。最終計算出的零售價則
已經跨越百萬門檻,約為110萬元。
「怎麼可能!」電話那頭傳來不可置信的聲音。「台灣的汽車代理商跟國外原廠購進一台
50萬元成本的車,送到消費者手上前,光繳給政府的錢就要接近40萬元了,110萬的零售
價絕對有可能」,我這樣回答她。
國產車也是高稅賦
上面的算法是進口車,但國產車也差不了太多。假設一台出廠價50萬台幣的2,300 c.c.國
產車,要繳交的貨物稅為17.5萬,加上總代理毛利、經銷商毛利、營業稅後,零售價格大
約是85萬元。交給政府的錢大概有22萬元。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心裡有譜了。原來,台灣車價偏高的「原兇」,其實是政府。不過,
各位讀者可別認為我否定了政府課徵稅賦的正當性。事實上,對於汽車課徵更高稅賦的國
家,大有所在,台灣絕對不會是最高的。而政府課徵各項稅賦,自有其政策考量,合理與
否可以再另章討論。
多數人不知有貨物稅
只是,長期以來,在許多消費者心中,根本不知道有「貨物稅」的存在。當許多民眾了解
到國外車價低於國內時,便一味地指責國內車廠,「暴利」、「奸商」等情緒性字眼經常
脫口而出。這是典型的「看到黑影就開槍」,實在不是理性的行為。在車價形成的過程當
中,各項稅賦才是造成車價水漲船高的主因,而比重最大的,是貨物稅。
而貨物稅採用差別稅率的設計,也同樣引導了國內車市的生態。目前的小客車貨物稅稅率
,2,000 c.c.以下為25%,2,001 c.c.以上為35%;2007年以後,2,001 c.c.以上的稅率調
降為30%。由於這項差別稅率的緣故,造成許多國外以2.4升為主的車款如Honda Accord、
Toyota Camry等,引進台灣國產化之後,由於稅賦造成的成本差異,變成了以2.0升做為
販賣的主力。這種現象,自然是貨物稅率造成的政策引導效果所致。許多消費者也常常以
此指責車廠,認為有「視台灣消費者為二等消費公民」之嫌。這些指責,在我看來都有失
偏頗,並不理性。
因此,消費者應該了解車價形成的來龍去脈後,再下定論。這樣,才不會抓錯了「兇手」
。
http://feature.u-car.com.tw/feature-detail.asp?fid=209
--
Tags:
歐洲車
All Comments
By Daph Bay
at 2006-11-15T19:05
at 2006-11-15T19:05
By Bethany
at 2006-11-19T21:44
at 2006-11-19T21:44
By Zora
at 2006-11-20T03:45
at 2006-11-20T03:45
By Selena
at 2006-11-21T16:49
at 2006-11-21T16:49
By Isabella
at 2006-11-24T14:02
at 2006-11-24T14:02
By Audriana
at 2006-11-29T05:58
at 2006-11-29T05:58
By Donna
at 2006-11-30T23:34
at 2006-11-30T23:34
Related Posts
關於「COROLLA工程師的心聲」一文
By Lauren
at 2006-11-14T01:38
at 2006-11-14T01:38
COROLLA工程師的心聲
By Rae
at 2006-11-14T00:07
at 2006-11-14T00:07
COROLLA工程師的心聲
By Tracy
at 2006-11-13T23:34
at 2006-11-13T23:34
Re: 大家幫幫忙 選車苦惱中
By Andy
at 2006-11-13T22:44
at 2006-11-13T22:44
Re: 大家幫幫忙 選車苦惱中
By Linda
at 2006-11-13T22:35
at 2006-11-13T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