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避震器的差別? - 汽車
By Hedy
at 2007-10-21T00:00
at 2007-10-21T00:00
Table of Contents
常看到什麼雙A式、麥花臣式、多連桿等
請介紹各種避震器的不同之處
請介紹各種避震器的不同之處
Tags:
汽車
All Comments
By Oliver
at 2007-10-22T11:40
at 2007-10-22T11:40
優點
1.懸吊系統重量較輕,車輪的貼地性良好,乘坐舒適性佳,操控的穩定性良好。
2.車輪角度變化量的自由度大,有利於改善操控的穩定性。
3.懸吊構件之間的自由度是防震的方法,也有利於防止噪音發生。
缺點
1.零件數量多,零件的精密度要求高,導致成本偏高。
2.因連桿的自由度大,有不利於輪胎磨耗的可能。
3.需要較大的裝置空間。
4.懸吊系統的特性必須做仔細的調整。
麥弗遜懸吊繫統(MacPherson)
此項設計出現之後,馬上就取代已經使用多年的葉片彈簧系統,因為葉片彈簧在乘坐上極不舒適,且無法有效吸收來自路面的衝擊能量。麥弗遜懸吊是以設計者的名字命名,結構是以簡單機械組合而成,首先採用圈狀彈簧與減震筒合成一體的設計,使它擁有高度吸震功能,並且使避震器成為轉向與結構支臂的一部份。作動支臂只有一個L型結構桿在避震器下方與它組合而成,有極佳的減震舒適性及機械空間利用性,是現今汽車懸吊中最普遍的一套系統,如FIAT Punto、FORD Focus等,均使用前麥弗遜懸吊設計。
雙A臂懸吊繫統(Double Wishbone)
此一懸吊繫統是繼麥弗遜懸吊出現後的另一項成功設計,之所以稱為雙A臂,是因為其支臂形狀呈A字型,而且上下各一組的連體作動,所以名稱即由此而來。雖然它的結構較為複雜,比起麥弗遜系統有更多的支臂桿,但是卻有較佳的作動幾何變化與衝擊力量承受強度,因為這樣的特性,使得它有極佳的操控運動性能表現,被高性能車、跑車及競賽用途車種所廣泛採用,例如知名的HONDA Civic、Accord、FERRARI 456甚至F-1賽車都採用此類設計,或許F-1賽車在形狀上有設計上的差異,但是其作動原理是相近的。
複合式懸吊繫統 (Multi-Link)
於現今前懸吊種類中屬於較晚期的設計,目前僅見於NISSAN Primera上,此系統主要訴求在於結合麥弗遜與雙A臂懸吊的優點於一身,也就是期望能同時擁有舒適減震功能與高度的操控性能,在設計上由雙A臂系統為基本修改而來,下方支臂依然採用A型設計,原上方A臂的形狀經過修改之後變成一粗壯的單一支臂,且須同時擔任轉向結構。此新概念系統在設計上有其獨到之處,就實際性能展現方面,雖然有媲美雙A臂的剛性強度及操控感,但是舒適性的減震效果尚有改善空間。
麥花臣式懸吊系統(McPherson Type)
又稱為支柱式懸吊系統,此種懸吊常見於小客車的前懸吊,堪稱是最被廣泛運用者,像FORD、TOYOTA、NISSAN車系等,這是利用避震器為車輪定位用支柱的懸吊形式,支柱上部經由橡膠置絕緣體固定於車身,支柱下部用連杆連結以定位,避震器為筒型,裝在支柱內部。支柱可在導管內上下滑動,最大優點為構造簡單,占位置小,前輪之後傾角不會因車輪的跳動而改變,另外在麥花臣式懸吊以外的懸吊,外傾角方向的定位需要上臂,犧牲空間,麥花臣式懸吊因避震器有此功能,可增大車室空間,在引擎橫置的FF車因佈置空間無餘地,此優點就顯得特別重要;缺點為行駛不平路面時,車輪易自動轉向,故駕駛人須用力保持方向盤,當受到劇烈衝擊時,滑柱易造成彎曲,因而影響轉向性能。
2007-10-22 01:30:05 補充:
123。
2007-10-22 01:30:21 補充:
拖曳臂懸吊系統(Trailing Arm)
在一些歐系掀背車上可見到拖曳臂的後懸吊設計,此系統可讓後車廂的空間充分利用,因為它的整個架構都在車身底盤下部。
結構上並沒有像雙A臂系統的大小支臂組合,而是使用一粗壯的大ㄇ型樑橫接左右兩後輪。這樣的設計雖然簡單,但製造過程簡易,
2007-10-22 01:30:33 補充:
並且佔用空間小,生產成本也較低,缺點是車輪與地面接觸的角度幾何變化沒有獨立懸吊來的好,也就是輪胎抓地力會有影響,但是對一些平價車來說已經足敷使用,如德國福斯(Volkswagen)Golf、法國雷諾(Renault)Clio、德國歐普(Opel)Corsa等,後輪都採用拖曳臂懸吊系統。後輪採用拖曳臂的懸吊設計,完全是為了增加車室乘坐空間為考量並降低連桿的複雜性。 另外法國寶獅(PEUGEOT)則是採用扭力桿拖曳臂懸吊系統,是在拖曳臂懸吊在加上了扭力桿(棍狀彈簧或叫防傾桿不過跟台灣稱的防傾桿不太一樣)來當作圈狀彈簧抑制減震桶阻尼用
2007-10-22 01:30:50 補充:
多連桿懸吊系統(Multi-Link)
在現今高級房車設計上,已經被廣泛採用的多連桿後懸吊系統,首先出現於朋馳車系上。此系統的特性主要以車艙空間運用及行車穩定性兩者並重為出發點,使得在設計上必須以最小空間讓懸吊系統發揮最大功能,因此利用多達五隻的小型連桿當支臂,讓懸吊系統的上下作動與幾何角度受到精準控制。
結構複雜,使得製作成本提高,但在性能上的優異表現,卻是目前所有房車後懸吊系統中的佼佼者,現今連一些平價房車也都開始跟進,陸續採用此多連桿系統,如:三菱(Mitsubishi)Lancer、Galant等。製作成本頗高的多連桿懸吊系統,強調的是卓越的操縱性與車室空間的運用。
2007-10-22 01:31:15 補充:
QT複合式懸吊系統
由日產研發的QT複合式後懸吊系統有其特殊之處,雖然號稱與Primera的複合式前懸吊系統雷同,但卻是完全不同的設計。
QT懸吊是以拖曳臂後懸吊系統為基本修改而來,利用所帶來的高度空間使用率優點,使得車艙容積大幅增加,並同時改善傳統設計的缺點。首先將減震筒的固定位置重新設計,較傾斜且後移的角度位置使震動噪音不易傳入車內,並且在ㄇ型連桿中央設計一複合式連桿控制運動角度,使得此懸吊作動時能夠維持穩定的上下作動行程。該廠最暢銷房車Cefiro、Sentra即是用此一系統。
2007-10-22 01:31:27 補充:
非獨立懸吊系統介紹
是以一支車軸(或結構件)連結左右二輪的懸吊方式,因懸吊結構的不同,以及與車身連結方式的不同,使非獨立懸吊系統有多種型式。
優點
1.左右輪在彈跳時會相互牽連,輪胎角度的變化量小使輪胎的磨耗小。
2.在車身高度降低時還不容易改變車輪的角度,使操控的感覺保持一致。
3.構造簡單,製造成本低,容易維修。
4.佔用的空間較小,可降低車底板的高度。
缺點
1.左右輪在彈跳時,會相互牽連,而降低乘坐的舒適性及操控的安定性。
2.因構造簡單使設計的自由度小,操控的安定性較差。
2007-10-22 01:31:55 補充:
平行片狀彈簧式
平行片狀彈簧式是用二組平行安裝的片狀彈簧支撐車軸,片狀彈簧當做避震裝置的彈簧,也做為車軸的定位之用。由於這種懸吊方式的構造非常的簡單,使製造成本減少,因片狀彈簧的強度高而有較高的可靠度,以及可以降低車身底板的高度。使用在車身重量變化大的汽車上,可以在車身高度降低時還不容易改變車輪的角度,使操控的感覺保持一致,因而保持不變的乘坐舒適性。市面上強調乘載量的商用車型,其後懸吊多採用平行片狀彈簧式。
2007-10-22 01:32:07 補充:
扭力樑車軸式
扭力樑車軸式主要使用在前置引擎前輪驅動(FF)的車。有一連結左右輪的樑,在樑的二端有用來做為前後方向定位的拖曳臂,整個懸吊系統以拖曳臂的前端與車身連結,在樑的上方有用來做為橫向定位的連桿。在車身傾斜時因扭力樑車軸的扭曲,使車輪的傾角會有變化。由於扭力樑車軸式的構造簡單,以及佔用車底的空間較小,相對的車室空間就可以加大,因此大多使用在小型車;例如使用在Toyota Tercel車型的後懸吊。
2007-10-22 01:32:15 補充:
扭力樑式
Toyota Wish的後軸懸吊,便是扭力樑式非獨立懸吊系統。
扭力樑式在左右拖曳臂的中間設置扭力樑,使懸吊的外形類似H型,懸吊系統以拖曳臂的前端與車身連結。因左右拖曳臂的剛性大,所以不需要裝設橫向連桿。在車身傾斜時因扭力樑車軸的扭曲,會使車輪的傾角發生變化。歐洲小型掀背車之後懸吊,多採用扭力樑式設計。而Toyota現行的ETA Beam系統中,加入了可控制方向的襯套(Toe-Control Bushing),使懸吊在車身傾斜時有較佳的指向性。目前ETA Beam被使用在Toyota With等國產車型。
2007-10-22 01:33:53 補充:
以上是現今汽車上主流的懸吊系統介紹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另外針對氣壓式懸吊系統,主動式電子懸吊系統則是依照現今的懸吊系統再多做一些變化而已,所以就不再令外介紹了
Related Posts
汽車行照遺失如何辦理
By Yuri
at 2007-10-21T00:00
at 2007-10-21T00:00
國瑞汽車及和泰汽車
By Yuri
at 2007-10-21T00:00
at 2007-10-21T00:00
我想騎捷安特腳踏車自行車環台,不知該買哪一種車?
By Blanche
at 2007-10-21T00:00
at 2007-10-21T00:00
捷安特的車~怎嚜改裝
By Erin
at 2007-10-21T00:00
at 2007-10-21T00:00
【汽車部件】的英文...
By Barb Cronin
at 2007-10-21T00:00
at 2007-10-21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