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機械增壓 油門不線性 - 汽車
By Zora
at 2019-04-24T17:17
at 2019-04-24T17:1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yuangkanyuo (羊乾油)》之銘言:
: 一直以來增壓技術都在汽車上,直到小弟看到kawasaki的H2R使用機械增壓,好奇為何機車
: 這麼晚才使用增壓。
: 查過相關資料,最早在1980年代就有機車使用增壓,但因為會有油門與出力不線性問題,安
: 全性太低,因此捨棄。
: 直到近年增壓技術進步,使得機車才重新開始使用,但在H2R上還是會有些微油門出力不線
: 性的情況。
: 渦輪增壓會產生暴衝主要是因為turbo lag,但為何機械增壓也會油門與出力不線性?
: 似乎是在低轉速時增壓系統不作動?為何呢?
: 想瞭解原理,無奈實在找不到相關資料
: 感謝各位~
: --
你說的1980年代渦輪增壓摩托車指的是Honda CX500吧
其實要說出力不線型如何如何,其實這個跟車子的Traction Control還有油門控制原件、
噴射供油系統等等比較有關
市售摩托車開始有Traction Control也不過就這10~12年的事情
一開始只有頂級車款例如2009年的Ducati Desmosedici RR(這個算廠車當市售車賣了)
應該是有比這個早的車款,但是當時重車的traction control就是你的右手
後來隨著一些技術下放其他車廠或是成本比較可以接受了(重車也是挺擠牙膏的)
例如油門線傳飛控技術(fly by wire),噴射供油系統運算能力
供油系統裡面的可變蝴蝶閥門、還有輪胎監控系統,搭配行車電腦的整合
以上不管是有講到,沒講到的通通整合起來,才有H2R可以搭載渦輪引擎的今天
在這之前的「準traction control」大概就是阿魯(忘記那個年份了)的「動力變換系統」
總共有三種模式,其中一個是雨天模式,把約178p的馬力鎖在100多出頭
這個大概就是「準traction control」
總之這些技術再跟渦輪引擎之類的互相整合後,可能到H2R時,整個性能才算是比較可以
令人接受,或是說比較接近旗艦車款的性能表現
機械增壓也是差不多意思,畢竟無論渦輪增壓還是機械增壓
目的都是加快引擎轉速的提升,摩托車的動力輸出只靠後輪,輪胎再怎麼大也就那樣
只靠右手去控制是遠遠不足的,一定要靠電腦、感測器等的強力介入才行
或者說才能真正發揮渦輪增壓or機械增壓的能力
不然就等於是裝個大鐵塊在車上,還不如拆了
但是H2R這種車款的技術宣示意味比較強,車重238kg(不知是乾重還是濕重)
整體性能搞不好還是輸仿賽
這種感覺就很像是.........拿電動車來做例子吧
電動車與其多花100公斤多加一顆馬達之類的,還不如花個30kg在增加電池容量上
--
: 一直以來增壓技術都在汽車上,直到小弟看到kawasaki的H2R使用機械增壓,好奇為何機車
: 這麼晚才使用增壓。
: 查過相關資料,最早在1980年代就有機車使用增壓,但因為會有油門與出力不線性問題,安
: 全性太低,因此捨棄。
: 直到近年增壓技術進步,使得機車才重新開始使用,但在H2R上還是會有些微油門出力不線
: 性的情況。
: 渦輪增壓會產生暴衝主要是因為turbo lag,但為何機械增壓也會油門與出力不線性?
: 似乎是在低轉速時增壓系統不作動?為何呢?
: 想瞭解原理,無奈實在找不到相關資料
: 感謝各位~
: --
你說的1980年代渦輪增壓摩托車指的是Honda CX500吧
其實要說出力不線型如何如何,其實這個跟車子的Traction Control還有油門控制原件、
噴射供油系統等等比較有關
市售摩托車開始有Traction Control也不過就這10~12年的事情
一開始只有頂級車款例如2009年的Ducati Desmosedici RR(這個算廠車當市售車賣了)
應該是有比這個早的車款,但是當時重車的traction control就是你的右手
後來隨著一些技術下放其他車廠或是成本比較可以接受了(重車也是挺擠牙膏的)
例如油門線傳飛控技術(fly by wire),噴射供油系統運算能力
供油系統裡面的可變蝴蝶閥門、還有輪胎監控系統,搭配行車電腦的整合
以上不管是有講到,沒講到的通通整合起來,才有H2R可以搭載渦輪引擎的今天
在這之前的「準traction control」大概就是阿魯(忘記那個年份了)的「動力變換系統」
總共有三種模式,其中一個是雨天模式,把約178p的馬力鎖在100多出頭
這個大概就是「準traction control」
總之這些技術再跟渦輪引擎之類的互相整合後,可能到H2R時,整個性能才算是比較可以
令人接受,或是說比較接近旗艦車款的性能表現
機械增壓也是差不多意思,畢竟無論渦輪增壓還是機械增壓
目的都是加快引擎轉速的提升,摩托車的動力輸出只靠後輪,輪胎再怎麼大也就那樣
只靠右手去控制是遠遠不足的,一定要靠電腦、感測器等的強力介入才行
或者說才能真正發揮渦輪增壓or機械增壓的能力
不然就等於是裝個大鐵塊在車上,還不如拆了
但是H2R這種車款的技術宣示意味比較強,車重238kg(不知是乾重還是濕重)
整體性能搞不好還是輸仿賽
這種感覺就很像是.........拿電動車來做例子吧
電動車與其多花100公斤多加一顆馬達之類的,還不如花個30kg在增加電池容量上
--
All Comments
By David
at 2019-04-28T05:15
at 2019-04-28T05:15
By Steve
at 2019-05-02T13:28
at 2019-05-02T13:28
By Hazel
at 2019-05-05T00:16
at 2019-05-05T00:16
By Gary
at 2019-05-08T09:22
at 2019-05-08T09:22
By Dorothy
at 2019-05-11T16:19
at 2019-05-11T16:19
By Ursula
at 2019-05-13T01:33
at 2019-05-13T01:33
By Yedda
at 2019-05-14T00:58
at 2019-05-14T00:58
By Lucy
at 2019-05-17T03:07
at 2019-05-17T03:07
By Anthony
at 2019-05-18T01:21
at 2019-05-18T01:21
By Xanthe
at 2019-05-20T00:29
at 2019-05-20T00:29
By Ivy
at 2019-05-20T12:49
at 2019-05-20T12:49
By Rachel
at 2019-05-24T20:23
at 2019-05-24T20:23
By Belly
at 2019-05-28T23:49
at 2019-05-28T23:49
By Megan
at 2019-05-31T06:06
at 2019-05-31T06:06
By Xanthe
at 2019-06-03T04:06
at 2019-06-03T04:06
Related Posts
Altis試乘影片出來了
By Edwina
at 2019-04-24T16:49
at 2019-04-24T16:49
請問差速器的問題
By Vanessa
at 2019-04-24T16:28
at 2019-04-24T16:28
Rivian的車門裡不放雨傘放手電筒
By Hazel
at 2019-04-24T16:00
at 2019-04-24T16:00
Tesla 正在設計新電池組,壽命一百萬英里
By Kumar
at 2019-04-24T15:55
at 2019-04-24T15:55
Tesla 正在設計新電池組,壽命一百萬英里
By Charlie
at 2019-04-24T15:32
at 2019-04-24T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