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自從加藤大治郎之後沒有頂尖的車 - 世界摩托車錦標賽 MotoGP

By Enid
at 2016-04-25T15:32
at 2016-04-25T15:32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xzs1111 (★~板橋本環奈~★)》之銘言:
: 剛剛在西洽版看到
: 漫畫[幸運女神]的作者藤島康介的新連載
: 題材是日本賽車手以奪得Motogp冠軍為目標奮鬥的故事
: 就想到日本似乎自從加藤大治郎之後
: 似乎沒有頂尖的車手……
: 頂多像青山博一
: 而近年西班牙車手可說是人才輩出
: P26 L99 MM93 MV25
: 日本人口比西班牙多
: 又有四大機車廠
: 國內也不乏二輪賽事
: 照理說這類車手培養應該也不少
: 但為何近年的車手似乎出現斷層呢?
: 有沒有八卦?
之前有幸接待日本MFJ的相關成員,
以及來台灣參加ACRR的車手...
也有跟他們問過類似的問題....
以下是八卦跟個人雜談...
1. 社會風氣
前幾年Moto 2的富澤祥也其實是相當被寄予厚望的日本車手...
只可惜跟加藤大治郎一樣英年早逝...
然後日本目前的賽車界確實有著不小的斷層...
他們推測原因是交通便利, 宅文化發達, 升學主義影響..
導致大多數人覺得搭電車交通工具就好, 因此玩車人口不比從前...
(現役的青年比賽選手大多是父母本身跟車界已經有蠻深的淵源)
但是MFJ還是很努力培養青年選手...
ex. 舉辦各類區域分級賽事...統一規格賽事等等...
ACRR的發起人, 日本MFJ的公關長後藤晶..
他曾說過ACRR跟ADC的目標就是讓在日本各區域比賽展露潛力的青年選手..
有機會跟亞洲各國選手較量, 累積面對初次見到的賽道臨機應變能力...
然後讓這些選手有機會被Moto3, Moto2, 甚至MotoGP的車隊相中...
2. 參賽資金
然後賽車一直是很燒錢的運動...
之前來台灣比賽的一些青少年選手如:
小椋華恋,三好菜摘,伊達裕太,川崎翔吾等等...
也是隨時在blog上面尋求死幫色,
每次比賽跑完就會在社群上面更新狀況, 跟死幫色報告比賽結果等等...
但是實際比賽資金上還是相當吃緊...
三好菜摘也是除了比賽之外努力工作, 為了能支付比賽所需要的資金...
基本上自費車手還是占大多數...
有薪水可領的職業車手還是少數...
這點對青少年車手而言更是如此...
沒有父母支持的話...大概只會更加辛苦...
到底有多燒錢呢?
某次有幸跟曾經跑過Moto2的小山知良一起吃燒烤...
他剛好接到有車隊邀請他外卡Moto2單站賽事的簡訊...
只要人到就好, 車子, Pit Crew由車隊處理...
只要他能夠準備台幣約250萬的單站報名費就可以...
是的, 你沒看錯, Moto2單跑一站...就要台幣250萬....
這還不包括車輛本體, Pit Crew, 耗材, 旅行雜支等等費用....
然後另一個近年來展露頭角, 在2011年進入Moto3的尾野弘樹...
參賽當年第五站, 也因車隊找不到贊助商苦無續戰資金...無法繼續...
不過總算在15年加入Moto3的Leopard車隊證明自己實力...
這部分可以參考Moto7的報導
http://www.moto7.net/2016/01/moto3.html
只能說之前日本經濟泡沫影響真的不小...
3. 騎乘風格
日本車手與歐洲車手的騎乘風格差異...
(這邊是專做賽車資料收集器的前輩觀察的八卦)
搭配上這個世代的戰車...
造成日本車手在圈速上的發揮稍微弱勢....
這邊的騎乘風格我覺得直接看Moto2的比賽應該比較容易發現...
現在Moto2大多利用入彎前的後輪滑胎...
讓車子更快指向出彎的方向..縮短待在彎道的時間..
而日本車手比較少有這種騎乘風格...
所以自然在Moto3, Moto2, MotoGP的成績暫時不突出..
不過在這些頂級賽事, 如果以國籍來分的話...
還蠻有輪流領先的循環感覺...
ex. 1980年代Kenny Roberts跟Eddie Lawson (美國)
->1990年代前期Wayne Rainey (美國) 到後期的Mick Doohan (澳洲)
->2000年代Rossi (義大利)
->2010年代L99跟MM93 (西班牙)
騎乘風格也不是有個絕對...
目前日本的青年車手, 也有一些擁有比較偏歐洲的騎乘風格..
再過個3~5年, 下一個加藤大治郎還是可以期待的...
至於目前日本青年選手有哪些可以期待的?
單就我自己接觸過的幾個選手而言....
我覺得川崎祥吾很有潛力....
ACRR期間, 他根本都在玩太鼓達人....= =|||
然後第一次下大鵬灣練習...馬上做出2:02...
在練習的尾聲就推到2分整...
接著只是聽了一下藤原克昭的建議...
在因機械故障只剩不到8分鐘的排位賽中...
第二圈就做出只輸莊安育0.1秒的成績...
在正賽中甚至做出全場最速1:58秒的成績...
雖然後來跟藤原克昭聊天的時候...
他是說跑賽道跟太鼓達人這類節奏遊戲很像....
只要把握每次進出彎的煞車油門的時機..就可以很順也很快...
不過我覺得說是一回事, 實際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Orz...
--
: 剛剛在西洽版看到
: 漫畫[幸運女神]的作者藤島康介的新連載
: 題材是日本賽車手以奪得Motogp冠軍為目標奮鬥的故事
: 就想到日本似乎自從加藤大治郎之後
: 似乎沒有頂尖的車手……
: 頂多像青山博一
: 而近年西班牙車手可說是人才輩出
: P26 L99 MM93 MV25
: 日本人口比西班牙多
: 又有四大機車廠
: 國內也不乏二輪賽事
: 照理說這類車手培養應該也不少
: 但為何近年的車手似乎出現斷層呢?
: 有沒有八卦?
之前有幸接待日本MFJ的相關成員,
以及來台灣參加ACRR的車手...
也有跟他們問過類似的問題....
以下是八卦跟個人雜談...
1. 社會風氣
前幾年Moto 2的富澤祥也其實是相當被寄予厚望的日本車手...
只可惜跟加藤大治郎一樣英年早逝...
然後日本目前的賽車界確實有著不小的斷層...
他們推測原因是交通便利, 宅文化發達, 升學主義影響..
導致大多數人覺得搭電車交通工具就好, 因此玩車人口不比從前...
(現役的青年比賽選手大多是父母本身跟車界已經有蠻深的淵源)
但是MFJ還是很努力培養青年選手...
ex. 舉辦各類區域分級賽事...統一規格賽事等等...
ACRR的發起人, 日本MFJ的公關長後藤晶..
他曾說過ACRR跟ADC的目標就是讓在日本各區域比賽展露潛力的青年選手..
有機會跟亞洲各國選手較量, 累積面對初次見到的賽道臨機應變能力...
然後讓這些選手有機會被Moto3, Moto2, 甚至MotoGP的車隊相中...
2. 參賽資金
然後賽車一直是很燒錢的運動...
之前來台灣比賽的一些青少年選手如:
小椋華恋,三好菜摘,伊達裕太,川崎翔吾等等...
也是隨時在blog上面尋求死幫色,
每次比賽跑完就會在社群上面更新狀況, 跟死幫色報告比賽結果等等...
但是實際比賽資金上還是相當吃緊...
三好菜摘也是除了比賽之外努力工作, 為了能支付比賽所需要的資金...
基本上自費車手還是占大多數...
有薪水可領的職業車手還是少數...
這點對青少年車手而言更是如此...
沒有父母支持的話...大概只會更加辛苦...
到底有多燒錢呢?
某次有幸跟曾經跑過Moto2的小山知良一起吃燒烤...
他剛好接到有車隊邀請他外卡Moto2單站賽事的簡訊...
只要人到就好, 車子, Pit Crew由車隊處理...
只要他能夠準備台幣約250萬的單站報名費就可以...
是的, 你沒看錯, Moto2單跑一站...就要台幣250萬....
這還不包括車輛本體, Pit Crew, 耗材, 旅行雜支等等費用....
然後另一個近年來展露頭角, 在2011年進入Moto3的尾野弘樹...
參賽當年第五站, 也因車隊找不到贊助商苦無續戰資金...無法繼續...
不過總算在15年加入Moto3的Leopard車隊證明自己實力...
這部分可以參考Moto7的報導
http://www.moto7.net/2016/01/moto3.html
只能說之前日本經濟泡沫影響真的不小...
3. 騎乘風格
日本車手與歐洲車手的騎乘風格差異...
(這邊是專做賽車資料收集器的前輩觀察的八卦)
搭配上這個世代的戰車...
造成日本車手在圈速上的發揮稍微弱勢....
這邊的騎乘風格我覺得直接看Moto2的比賽應該比較容易發現...
現在Moto2大多利用入彎前的後輪滑胎...
讓車子更快指向出彎的方向..縮短待在彎道的時間..
而日本車手比較少有這種騎乘風格...
所以自然在Moto3, Moto2, MotoGP的成績暫時不突出..
不過在這些頂級賽事, 如果以國籍來分的話...
還蠻有輪流領先的循環感覺...
ex. 1980年代Kenny Roberts跟Eddie Lawson (美國)
->1990年代前期Wayne Rainey (美國) 到後期的Mick Doohan (澳洲)
->2000年代Rossi (義大利)
->2010年代L99跟MM93 (西班牙)
騎乘風格也不是有個絕對...
目前日本的青年車手, 也有一些擁有比較偏歐洲的騎乘風格..
再過個3~5年, 下一個加藤大治郎還是可以期待的...
至於目前日本青年選手有哪些可以期待的?
單就我自己接觸過的幾個選手而言....
我覺得川崎祥吾很有潛力....
ACRR期間, 他根本都在玩太鼓達人....= =|||
然後第一次下大鵬灣練習...馬上做出2:02...
在練習的尾聲就推到2分整...
接著只是聽了一下藤原克昭的建議...
在因機械故障只剩不到8分鐘的排位賽中...
第二圈就做出只輸莊安育0.1秒的成績...
在正賽中甚至做出全場最速1:58秒的成績...
雖然後來跟藤原克昭聊天的時候...
他是說跑賽道跟太鼓達人這類節奏遊戲很像....
只要把握每次進出彎的煞車油門的時機..就可以很順也很快...
不過我覺得說是一回事, 實際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Orz...
--
Tags:
賽車
All Comments

By Franklin
at 2016-04-26T00:55
at 2016-04-26T00:55

By Elizabeth
at 2016-04-26T10:18
at 2016-04-26T10:18

By Odelette
at 2016-04-26T19:41
at 2016-04-26T19:41

By Bethany
at 2016-04-27T05:04
at 2016-04-27T05:04

By Isabella
at 2016-04-27T14:27
at 2016-04-27T14:27

By Callum
at 2016-04-27T23:50
at 2016-04-27T23:50

By Tom
at 2016-04-28T09:13
at 2016-04-28T09:13

By Eartha
at 2016-04-28T18:36
at 2016-04-28T18:36

By Aaliyah
at 2016-04-29T04:00
at 2016-04-29T04:00

By Isabella
at 2016-04-29T13:23
at 2016-04-29T13:23

By John
at 2016-04-29T22:46
at 2016-04-29T22:46

By Charlie
at 2016-04-30T08:09
at 2016-04-30T08:09

By John
at 2016-04-30T17:32
at 2016-04-30T17:32

By Steve
at 2016-05-01T02:55
at 2016-05-01T02:55

By Yedda
at 2016-05-01T12:18
at 2016-05-01T12:18

By Olga
at 2016-05-01T21:41
at 2016-05-01T21:41

By Isla
at 2016-05-02T07:04
at 2016-05-02T07:04

By David
at 2016-05-02T16:27
at 2016-05-02T16:27

By Gary
at 2016-05-03T01:50
at 2016-05-03T01:50

By Charlotte
at 2016-05-03T11:13
at 2016-05-03T11:13

By Emma
at 2016-05-03T20:36
at 2016-05-03T20:36

By Linda
at 2016-05-04T05:59
at 2016-05-04T05:59

By Dora
at 2016-05-04T15:22
at 2016-05-04T15:22

By Edith
at 2016-05-05T00:46
at 2016-05-05T00:46

By Robert
at 2016-05-05T10:09
at 2016-05-05T10:09

By Jessica
at 2016-05-05T19:32
at 2016-05-05T19:32

By Lydia
at 2016-05-06T04:55
at 2016-05-06T04:55

By Joe
at 2016-05-06T14:18
at 2016-05-06T14:18

By Ida
at 2016-05-06T23:41
at 2016-05-06T23:41

By Brianna
at 2016-05-07T09:04
at 2016-05-07T09:04

By Sarah
at 2016-05-07T18:27
at 2016-05-07T18:27

By Delia
at 2016-05-08T03:50
at 2016-05-08T03:50

By Eartha
at 2016-05-08T13:13
at 2016-05-08T13:13

By Joseph
at 2016-05-08T22:36
at 2016-05-08T22:36

By Elizabeth
at 2016-05-09T07:59
at 2016-05-09T07:59

By Charlotte
at 2016-05-09T17:22
at 2016-05-09T17:22

By Hazel
at 2016-05-10T02:45
at 2016-05-10T02:45

By Una
at 2016-05-10T12:08
at 2016-05-10T12:08

By Annie
at 2016-05-10T21:32
at 2016-05-10T21:32

By Wallis
at 2016-05-11T06:55
at 2016-05-11T06:55

By Puput
at 2016-05-11T16:18
at 2016-05-11T16:18

By Quintina
at 2016-05-12T01:41
at 2016-05-12T01:41

By Kelly
at 2016-05-12T11:04
at 2016-05-12T11:04

By Quintina
at 2016-05-12T20:27
at 2016-05-12T20:27

By Jack
at 2016-05-13T05:50
at 2016-05-13T05:50

By Zora
at 2016-05-13T15:13
at 2016-05-13T15:13

By Aaliyah
at 2016-05-14T00:36
at 2016-05-14T00:36

By Edith
at 2016-05-14T09:59
at 2016-05-14T09:59

By Sandy
at 2016-05-14T19:22
at 2016-05-14T19:22

By Aaliyah
at 2016-05-15T04:45
at 2016-05-15T04:45

By Barb Cronin
at 2016-05-15T14:08
at 2016-05-15T14:08

By John
at 2016-05-15T23:31
at 2016-05-15T23:31

By Hedy
at 2016-05-16T08:54
at 2016-05-16T08:54

By Eden
at 2016-05-16T18:18
at 2016-05-16T18:18

By Jacob
at 2016-05-17T03:41
at 2016-05-17T03:41

By Charlotte
at 2016-05-17T13:04
at 2016-05-17T13:04

By Yedda
at 2016-05-17T22:27
at 2016-05-17T22:27

By Jessica
at 2016-05-18T07:50
at 2016-05-18T07:50

By Doris
at 2016-05-18T17:13
at 2016-05-18T17:13

By Lily
at 2016-05-19T02:36
at 2016-05-19T02:36
Related Posts
水泵浦出包害Dovizioso退賽

By Carol
at 2016-04-25T12:21
at 2016-04-25T12:21
Marquez:中本先生告訴我「要完賽!」

By Xanthe
at 2016-04-25T10:33
at 2016-04-25T10:33
赫雷茲前三名車手官網報導

By Elma
at 2016-04-25T02:09
at 2016-04-25T02:09
為何日本自從加藤大治郎之後沒有頂尖的車

By Heather
at 2016-04-24T23:36
at 2016-04-24T23:36
MotoGP Round 04 - Jerez

By Isabella
at 2016-04-24T22:58
at 2016-04-24T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