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方式與轉向特性 - 歐洲車
By Elizabeth
at 2008-08-29T01:35
at 2008-08-29T01:35
Table of Contents
在繼續寫下去以前,首先要感謝板主很認真地幫我找Hanss來背書.
相信本板在這樣認真的板主帶領下一定會精益求精,更上層樓.
而Hanss的一些說法是從賽車手的觀點來做簡單描述,其實還需要更多的篇幅說明.
OK,我們再來複習一次:
根據SAE的定義,轉向特性(不足與過度)只與轉彎時輪胎的扭轉相關.
至於什麼東西讓輪胎扭轉?那是另一回事.
要解一個問題必須一步步來;跳步驟的解法會產生後續的問題.
接下來補充敘述一下車輛動態的一些狀況:
前面看到很多不精確的敘述,我們也一併在此下定義,以免後續敘述時發生混淆.
以下均為定速轉彎時的敘述:
車頭往彎外側滑動,定義為推頭
車尾往彎外側滑動,定義為尾滑
就像Hanss說的:不管前驅後驅,尾滑就是得回方向盤.(大概是這個意思)
這個狀況跟車輛的轉向特性並沒有關係.
大家都騎過機車;機車的前後煞車是分開的.
同一輛機車,轉彎時鎖死前煞就會發生推頭(接下來會不會摔倒我們不討論)
鎖死後煞就會發生尾滑
同一輛四驅車,把後驅動力取消,彎中猛踩油門讓前輪打滑...推頭
前驅 後輪打滑...尾滑
這些敘述跟轉向特性並無關係.
但如果把這些敘述誤解成轉向特性,就會產生"先轉向不足,再轉向過度"這類模糊的描述.
本板精華區有相關文章提到:沒有真正中性的轉向.我想就這一點稍做解釋.
就好像你的左手跟右手,其實是不一樣長的.
如果用公分計算四捨五入可能一樣,但計算到公厘的時候就發現有差異.
同樣的道理,轉向特性沒有真正的中性,只有趨近中性.
當速度愈高的時候,轉向特性就會被放大而更明顯.
一般的市售車都是轉向不足的,方便駕駛人安全操控.
只有很高階的賽車如F1才會有接近轉向中性的設定--但一般來說還是轉向不足的.
以上兩種轉向不足的設定都有其工程上的原因.
轉向不足的車在超過臨界速度入彎時有推頭的傾向,
(這裡不是說故意用煞車或動力造成推頭)
而轉向過度的車則有尾滑的傾向.
在一般市售車來說,技術不是那麼好的駕駛人在發現轉向不足時,
只要加大方向盤的操作量即可,很符合直覺.
甚至於在超過臨界速度之後發生推頭,踩煞車是很直覺的唯一解法.
而在F1來說,由於空力實在太重要了,所以絕不能發生尾滑(極低速時不算,沒下壓力).
F1的空氣流動必須要從車頭到車尾,不能有太大夾角,否則下壓力就沒了(stall).
我相信大家都看過F1在彎中後輪打滑,然後就會一直打轉撞牆,好像沒煞車一樣.
我們習慣看到F1的減速能力其實是在強大下壓力輔助下達成的;
尾滑造成下壓力消失後,過彎的能力與煞車的能力都大幅減低.
(當然也包括加速的能力,但此時沒人會去踩油門)
當遇到此種狀況時,F1是用有下壓力輔助的速度入彎,但卻是在失去下壓力的狀況下減速.
連續動作看起來就好像F1車手很蠢不會煞車也不會甩尾過彎...其實是下壓力的問題.
所以在日常使用與競賽兩種目的下,寧願推頭也不可尾滑的設定--轉向不足成為了首選.
只是F1會更中性--在比市售車高的速度下才發生推頭.
根據這些知識,我們可以分析一下討論串中提到的幾個狀況:
1. Go-kart"先轉向不足後轉向過度"的敘述
其實應該修正為"轉向不足,彎中再發生動力尾滑"
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以為go-kart路線取錯轉不過去時就叫轉向不足...這也是個誤謬.
以我自己開/教go-kart的經驗,很多go-kart的設定都是趨近中性的轉向(類似F1).
有辦法分辨出轉向不足/過度的人要十分有經驗,對場地很熟悉才行.
我也相信很多車友自以為車子有轉向不足的問題,其實是路線選擇的問題.
2. 大馬力前驅車+LSD,彎中大踩油門
如果沒有LSD,彎中大踩油門只會讓內側前輪空轉而已,
對實際荷重的外側前輪沒多大影響.
加了LSD之後強迫外側前輪空轉,失去滾動摩擦之後當然造成推頭.
(這是油門操作不當的結果,大約七八年前TIS車手的抱怨)
如果油門操作得宜,不產生空轉而是以加速為主,則會造成加速重心後移的效應.
當後輪荷重變大時,胎壁扭曲量也變大(前輪此時剛好相反),因而有轉向過度的感覺.
由此也可以看出Hanss油門操作的功力與當年TIS車手的差異.
不過也有可能是以下的狀況:
原為轉向不足的車輛,在此狀況發生時轉向不足的情況因荷重改變而減少.
但這不一定代表變成轉向過度,也有可能是中度轉向不足變成輕度轉向不足.
這樣的變化會使得車手回方向盤修正路線,但不代表此時是轉向過度.
這需要實驗才能確認是何種狀況.
3. 前驅車高速入彎全收油(等於是只用前煞車)帶轉向造成尾滑
基本上是算好時間,讓車頭有大部分荷重但車尾都快離地了--再帶迅速轉向車尾就滑了.
(可能還要做先往彎外側偏向,再突然入彎的尖銳路線)
我想板主提到306做出的尾滑應該就是這個.
不過根據我的推測,車子應該是調成接近轉向過度,才好做出這個動作.
不然市售車應該是很難這樣就尾滑的.
不過我沒開過306,希望有車友可以分享經驗.
我以前開的BX必須這樣才能滑,因為手煞車鎖前輪.
結論:
如果要把開車技術練好,必須要能夠精確描述車輛動態,才能跟技師與教練溝通.
而技師與教練也才能依據這些資料做出正確的判斷,給予正確的調整/指示.
--
超跑夢 ///M Power
--
相信本板在這樣認真的板主帶領下一定會精益求精,更上層樓.
而Hanss的一些說法是從賽車手的觀點來做簡單描述,其實還需要更多的篇幅說明.
OK,我們再來複習一次:
根據SAE的定義,轉向特性(不足與過度)只與轉彎時輪胎的扭轉相關.
至於什麼東西讓輪胎扭轉?那是另一回事.
要解一個問題必須一步步來;跳步驟的解法會產生後續的問題.
接下來補充敘述一下車輛動態的一些狀況:
前面看到很多不精確的敘述,我們也一併在此下定義,以免後續敘述時發生混淆.
以下均為定速轉彎時的敘述:
車頭往彎外側滑動,定義為推頭
車尾往彎外側滑動,定義為尾滑
就像Hanss說的:不管前驅後驅,尾滑就是得回方向盤.(大概是這個意思)
這個狀況跟車輛的轉向特性並沒有關係.
大家都騎過機車;機車的前後煞車是分開的.
同一輛機車,轉彎時鎖死前煞就會發生推頭(接下來會不會摔倒我們不討論)
鎖死後煞就會發生尾滑
同一輛四驅車,把後驅動力取消,彎中猛踩油門讓前輪打滑...推頭
前驅 後輪打滑...尾滑
這些敘述跟轉向特性並無關係.
但如果把這些敘述誤解成轉向特性,就會產生"先轉向不足,再轉向過度"這類模糊的描述.
本板精華區有相關文章提到:沒有真正中性的轉向.我想就這一點稍做解釋.
就好像你的左手跟右手,其實是不一樣長的.
如果用公分計算四捨五入可能一樣,但計算到公厘的時候就發現有差異.
同樣的道理,轉向特性沒有真正的中性,只有趨近中性.
當速度愈高的時候,轉向特性就會被放大而更明顯.
一般的市售車都是轉向不足的,方便駕駛人安全操控.
只有很高階的賽車如F1才會有接近轉向中性的設定--但一般來說還是轉向不足的.
以上兩種轉向不足的設定都有其工程上的原因.
轉向不足的車在超過臨界速度入彎時有推頭的傾向,
(這裡不是說故意用煞車或動力造成推頭)
而轉向過度的車則有尾滑的傾向.
在一般市售車來說,技術不是那麼好的駕駛人在發現轉向不足時,
只要加大方向盤的操作量即可,很符合直覺.
甚至於在超過臨界速度之後發生推頭,踩煞車是很直覺的唯一解法.
而在F1來說,由於空力實在太重要了,所以絕不能發生尾滑(極低速時不算,沒下壓力).
F1的空氣流動必須要從車頭到車尾,不能有太大夾角,否則下壓力就沒了(stall).
我相信大家都看過F1在彎中後輪打滑,然後就會一直打轉撞牆,好像沒煞車一樣.
我們習慣看到F1的減速能力其實是在強大下壓力輔助下達成的;
尾滑造成下壓力消失後,過彎的能力與煞車的能力都大幅減低.
(當然也包括加速的能力,但此時沒人會去踩油門)
當遇到此種狀況時,F1是用有下壓力輔助的速度入彎,但卻是在失去下壓力的狀況下減速.
連續動作看起來就好像F1車手很蠢不會煞車也不會甩尾過彎...其實是下壓力的問題.
所以在日常使用與競賽兩種目的下,寧願推頭也不可尾滑的設定--轉向不足成為了首選.
只是F1會更中性--在比市售車高的速度下才發生推頭.
根據這些知識,我們可以分析一下討論串中提到的幾個狀況:
1. Go-kart"先轉向不足後轉向過度"的敘述
其實應該修正為"轉向不足,彎中再發生動力尾滑"
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以為go-kart路線取錯轉不過去時就叫轉向不足...這也是個誤謬.
以我自己開/教go-kart的經驗,很多go-kart的設定都是趨近中性的轉向(類似F1).
有辦法分辨出轉向不足/過度的人要十分有經驗,對場地很熟悉才行.
我也相信很多車友自以為車子有轉向不足的問題,其實是路線選擇的問題.
2. 大馬力前驅車+LSD,彎中大踩油門
如果沒有LSD,彎中大踩油門只會讓內側前輪空轉而已,
對實際荷重的外側前輪沒多大影響.
加了LSD之後強迫外側前輪空轉,失去滾動摩擦之後當然造成推頭.
(這是油門操作不當的結果,大約七八年前TIS車手的抱怨)
如果油門操作得宜,不產生空轉而是以加速為主,則會造成加速重心後移的效應.
當後輪荷重變大時,胎壁扭曲量也變大(前輪此時剛好相反),因而有轉向過度的感覺.
由此也可以看出Hanss油門操作的功力與當年TIS車手的差異.
不過也有可能是以下的狀況:
原為轉向不足的車輛,在此狀況發生時轉向不足的情況因荷重改變而減少.
但這不一定代表變成轉向過度,也有可能是中度轉向不足變成輕度轉向不足.
這樣的變化會使得車手回方向盤修正路線,但不代表此時是轉向過度.
這需要實驗才能確認是何種狀況.
3. 前驅車高速入彎全收油(等於是只用前煞車)帶轉向造成尾滑
基本上是算好時間,讓車頭有大部分荷重但車尾都快離地了--再帶迅速轉向車尾就滑了.
(可能還要做先往彎外側偏向,再突然入彎的尖銳路線)
我想板主提到306做出的尾滑應該就是這個.
不過根據我的推測,車子應該是調成接近轉向過度,才好做出這個動作.
不然市售車應該是很難這樣就尾滑的.
不過我沒開過306,希望有車友可以分享經驗.
我以前開的BX必須這樣才能滑,因為手煞車鎖前輪.
結論:
如果要把開車技術練好,必須要能夠精確描述車輛動態,才能跟技師與教練溝通.
而技師與教練也才能依據這些資料做出正確的判斷,給予正確的調整/指示.
--
超跑夢 ///M Power
--
Tags:
歐洲車
All Comments
By Anonymous
at 2008-09-01T14:55
at 2008-09-01T14:55
By Tom
at 2008-09-03T20:00
at 2008-09-03T20:00
By Wallis
at 2008-09-04T05:41
at 2008-09-04T05:41
By Carol
at 2008-09-04T22:46
at 2008-09-04T22:46
By Susan
at 2008-09-07T01:19
at 2008-09-07T01:19
By Elma
at 2008-09-10T01:24
at 2008-09-10T01:24
By Frederic
at 2008-09-14T13:33
at 2008-09-14T13:33
By Oliver
at 2008-09-16T18:34
at 2008-09-16T18:34
By Selena
at 2008-09-19T09:49
at 2008-09-19T09:49
By Oliver
at 2008-09-21T23:17
at 2008-09-21T23:17
Related Posts
FIAT COUPE 20V 白色
By Edward Lewis
at 2008-08-27T18:03
at 2008-08-27T18:03
福斯金龜車,買一年多,最近發動時會出現幾秒保養的小板手圖案
By Yedda
at 2008-08-27T10:37
at 2008-08-27T10:37
GTi, R32會成絕響?
By Megan
at 2008-08-27T08:35
at 2008-08-27T08:35
E46的冷氣~~~~
By Ursula
at 2008-08-27T01:28
at 2008-08-27T01:28
德國車稅率
By Elvira
at 2008-08-27T00:43
at 2008-08-27T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