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自駕技術取得核准為Level 3 - 汽車
By Dorothy
at 2020-11-18T18:07
at 2020-11-18T18:07
Table of Contents
Honda自駕技術取得日政府核准為Level 3
https://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7231
據路透社報導,2020年11月11日,日本本田汽車公司(Honda Motor)宣布,將成為
第一家量產感測器封裝L3自駕車的汽車製造商,該技術能在高速公路塞車時進行自
動駕駛。預計Honda Legend這款車型將搭載L3自動駕駛感測晶片,於2021年3月底之
前上市銷售。
自動駕駛共有6個級別,從0到5,從手排車以及具簡單功能(例如:巡航控制)的汽
車,再到不需要方向盤、剎車和油門的全自駕汽車。 但目前公共道路上的L2汽車能
控制自己的速度和轉彎,但必須有一位駕駛員待命以便處理突發狀況。 美國電動車
製造商Tesla曾於今年(2020)7月宣稱,它們的技術已經十分接近L5等級自動駕駛
能力。
Honda此次取得日本國土交通省(MLIT)認定為L3自動駕駛,批准使自駕系統能夠在
部分條件下(例如:當高速公路上的車輛擁擠時)代替駕駛車輛。 為了促進L3自駕
車的商業化,MLIT修訂了部分《道路車輛法》(Road Vehicle Act),修訂版的
2019年第14號法案於2020年4月1日生效。通過此修訂,新增加了L3自駕設備。 符合
安全標準(在1951年交通部條例第67號中定義)的汽車設備清單中,自動駕駛設備
的關鍵安全標準,如下:
1. 性能
在可操作駕駛環境條件下,自駕設備絕不可引起任何危害乘客或其他道路使用者安
全的問題。
必須滿足所有必要的可操作駕駛環境條件,設備才能運作。
在可操作駕駛環境條件出現問題前,設備必須先警告駕駛,並將控制權移交給駕駛
,設備必須繼續安全駕駛直至與駕駛的交接完成。當無法進行移交駕駛權時,自駕
設備必須安全停止車輛。
設備必須具有監控功能以監視駕駛員的狀況。
設備必須採用網路安全措施以防止諸如未授權存取(unauthorized access)的安全
性威脅。
2. 可操作條件記錄裝置:
該記錄裝置必須記錄數據,確認自駕設備在6個月(或2500次)內的運作狀況,
包括以下內容:
設備打開/關閉的時間
設備發出移交駕駛權警告的時間
駕駛員陷入無法交接的時間
3. 外部顯示
車身背後應貼有自駕車的標籤。(此條是針對汽車製造商)
日本政府定義的各級自動駕駛是基於SAE。L3自動駕駛:該系統監視車輛周圍的駕駛
環境,並在特定條件下接管操作。當任何可操作的駕駛環境條件出現問題時,系統
會發出警告,駕駛必須立即接管控制權。
MLIT於2020年3月31日所發布的新聞摘錄,內容涉及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標準的制訂以
及自駕車的標籤設計。
自動駕駛設備的可操作條件是根據不同因素而訂,例如:位置(如高速公路)、天
氣(如:晴天)和車速等。條件會根據系統的性能而變化。(780字;圖1)
心得:
日本第一家取得Level 3的汽車製造商,看起來要標配普及到各車款可以說指日可待了,
希望豐田也可以盡快推出TSS 3.0版本迎戰,馬自達加油好嗎!
--
https://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7231
據路透社報導,2020年11月11日,日本本田汽車公司(Honda Motor)宣布,將成為
第一家量產感測器封裝L3自駕車的汽車製造商,該技術能在高速公路塞車時進行自
動駕駛。預計Honda Legend這款車型將搭載L3自動駕駛感測晶片,於2021年3月底之
前上市銷售。
自動駕駛共有6個級別,從0到5,從手排車以及具簡單功能(例如:巡航控制)的汽
車,再到不需要方向盤、剎車和油門的全自駕汽車。 但目前公共道路上的L2汽車能
控制自己的速度和轉彎,但必須有一位駕駛員待命以便處理突發狀況。 美國電動車
製造商Tesla曾於今年(2020)7月宣稱,它們的技術已經十分接近L5等級自動駕駛
能力。
Honda此次取得日本國土交通省(MLIT)認定為L3自動駕駛,批准使自駕系統能夠在
部分條件下(例如:當高速公路上的車輛擁擠時)代替駕駛車輛。 為了促進L3自駕
車的商業化,MLIT修訂了部分《道路車輛法》(Road Vehicle Act),修訂版的
2019年第14號法案於2020年4月1日生效。通過此修訂,新增加了L3自駕設備。 符合
安全標準(在1951年交通部條例第67號中定義)的汽車設備清單中,自動駕駛設備
的關鍵安全標準,如下:
1. 性能
在可操作駕駛環境條件下,自駕設備絕不可引起任何危害乘客或其他道路使用者安
全的問題。
必須滿足所有必要的可操作駕駛環境條件,設備才能運作。
在可操作駕駛環境條件出現問題前,設備必須先警告駕駛,並將控制權移交給駕駛
,設備必須繼續安全駕駛直至與駕駛的交接完成。當無法進行移交駕駛權時,自駕
設備必須安全停止車輛。
設備必須具有監控功能以監視駕駛員的狀況。
設備必須採用網路安全措施以防止諸如未授權存取(unauthorized access)的安全
性威脅。
2. 可操作條件記錄裝置:
該記錄裝置必須記錄數據,確認自駕設備在6個月(或2500次)內的運作狀況,
包括以下內容:
設備打開/關閉的時間
設備發出移交駕駛權警告的時間
駕駛員陷入無法交接的時間
3. 外部顯示
車身背後應貼有自駕車的標籤。(此條是針對汽車製造商)
日本政府定義的各級自動駕駛是基於SAE。L3自動駕駛:該系統監視車輛周圍的駕駛
環境,並在特定條件下接管操作。當任何可操作的駕駛環境條件出現問題時,系統
會發出警告,駕駛必須立即接管控制權。
MLIT於2020年3月31日所發布的新聞摘錄,內容涉及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標準的制訂以
及自駕車的標籤設計。
自動駕駛設備的可操作條件是根據不同因素而訂,例如:位置(如高速公路)、天
氣(如:晴天)和車速等。條件會根據系統的性能而變化。(780字;圖1)
心得:
日本第一家取得Level 3的汽車製造商,看起來要標配普及到各車款可以說指日可待了,
希望豐田也可以盡快推出TSS 3.0版本迎戰,馬自達加油好嗎!
--
All Comments
By Doris
at 2020-11-19T12:55
at 2020-11-19T12:55
By Vanessa
at 2020-11-22T16:04
at 2020-11-22T16:04
By Poppy
at 2020-11-27T12:19
at 2020-11-27T12:19
By Sierra Rose
at 2020-11-29T11:08
at 2020-11-29T11:08
By Freda
at 2020-12-03T00:32
at 2020-12-03T00:32
By Harry
at 2020-12-07T09:12
at 2020-12-07T09:12
By James
at 2020-12-08T22:52
at 2020-12-08T22:52
By Isabella
at 2020-12-13T05:56
at 2020-12-13T05:56
By Ingrid
at 2020-12-18T04:12
at 2020-12-18T04:12
By Brianna
at 2020-12-20T04:34
at 2020-12-20T04:34
By Isla
at 2020-12-24T05:16
at 2020-12-24T05:16
By Quintina
at 2020-12-25T09:27
at 2020-12-25T09:27
By Freda
at 2020-12-27T23:09
at 2020-12-27T23:09
By Elma
at 2020-12-28T22:45
at 2020-12-28T22:45
By Mason
at 2020-12-31T18:14
at 2020-12-31T18:14
By Isla
at 2021-01-01T03:56
at 2021-01-01T03:56
By Christine
at 2021-01-01T23:30
at 2021-01-01T23:30
By Ivy
at 2021-01-04T23:06
at 2021-01-04T23:06
By Enid
at 2021-01-08T12:19
at 2021-01-08T12:19
By Jessica
at 2021-01-08T22:56
at 2021-01-08T22:56
By Robert
at 2021-01-13T09:45
at 2021-01-13T09:45
By Audriana
at 2021-01-18T06:12
at 2021-01-18T06:12
By Kama
at 2021-01-18T19:49
at 2021-01-18T19:49
By Jake
at 2021-01-20T18:49
at 2021-01-20T18:49
By Dinah
at 2021-01-21T03:52
at 2021-01-21T03:52
By Susan
at 2021-01-25T07:11
at 2021-01-25T07:11
By Suhail Hany
at 2021-01-27T15:16
at 2021-01-27T15:16
By Dinah
at 2021-01-27T23:24
at 2021-01-27T23:24
By Valerie
at 2021-01-28T02:23
at 2021-01-28T02:23
By Anonymous
at 2021-01-29T11:08
at 2021-01-29T11:08
By Selena
at 2021-02-01T02:47
at 2021-02-01T02:47
By Faithe
at 2021-02-04T07:20
at 2021-02-04T07:20
By Andrew
at 2021-02-07T20:45
at 2021-02-07T20:45
By Lucy
at 2021-02-08T09:13
at 2021-02-08T09:13
By George
at 2021-02-12T23:48
at 2021-02-12T23:48
By William
at 2021-02-17T00:17
at 2021-02-17T00:17
By Bennie
at 2021-02-17T08:48
at 2021-02-17T08:48
By Elvira
at 2021-02-17T12:31
at 2021-02-17T12:31
By Sierra Rose
at 2021-02-22T01:42
at 2021-02-22T01:42
By Robert
at 2021-02-24T18:12
at 2021-02-24T18:12
By Brianna
at 2021-02-28T14:58
at 2021-02-28T14:58
By Dorothy
at 2021-03-04T18:53
at 2021-03-04T18:53
By Elma
at 2021-03-08T06:00
at 2021-03-08T06:00
By Ula
at 2021-03-09T08:55
at 2021-03-09T08:55
By Steve
at 2021-03-10T22:58
at 2021-03-10T22:58
By Blanche
at 2021-03-11T17:10
at 2021-03-11T17:10
By John
at 2021-03-13T07:41
at 2021-03-13T07:41
Related Posts
21 年式新版到港!數不清的 Model 3 排
By Ingrid
at 2020-11-18T17:58
at 2020-11-18T17:58
IDTechEx認為未來二十年,氫燃料車只適合
By Michael
at 2020-11-18T16:29
at 2020-11-18T16:29
電動車充電設備在公寓大廈裝設的難處
By Jake
at 2020-11-18T15:50
at 2020-11-18T15:50
21年式T-ROC,104.8萬元起上市
By Charlotte
at 2020-11-18T15:32
at 2020-11-18T15:32
特斯拉要推70萬電動車!執行長馬斯克:要
By Caitlin
at 2020-11-18T15:18
at 2020-11-18T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