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媒體驗Porsche Taycan 車機觸控 - 汽車
By Faithe
at 2019-09-11T20:29
at 2019-09-11T20:2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cape (缺鈣缺很大)》之銘言:
: → yijin860228 : 空調那些實體按鈕改螢幕觸控 09/11 11:29
: → yijin860228 : 除了視覺科技感以外還有什麼優點? 09/11 11:30
:
: 以Tesla 來說,它是為了省成本。不只省看的到的按鍵,還省了看不見的線路
: 然後把所有功能集中到一台螢幕上,用軟體來控制解決
: 這牽涉到車子的底層設計,要把車上所有功能都用一顆螢幕控制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 傳統車廠很依賴供應商
: 可能空調硬體是一個供應商、導航硬體是另一個供應商
: 目前很難看到傳統車廠只用一顆螢幕就能控制所有車上功能
: 還做不到整合這件事情
: 所以對像Porsche Taycan 這樣用螢幕來取代實體按鍵,我覺得也沒省到成本
: 我覺得有點是為了觸控而觸控
:
: → wellkom : 保時捷車機出包早就開始了,這台會當機嗎? 09/11 11:30
: → wellkom : 不會的話就是已經有在改善了 ( 3) 09/11 11:30
: → wellkom : 一樓:省成本 09/11 11:31
: → wellkom : 你上面說的按鈕跟一堆配線都可以省啊 Tesla 能省到 09/11 11:49
: → wellkom : 當然 P也能省到,配線按鈕以外的各憑本事囉 09/11 11:50
Posche 用"一顆螢幕"去取代按鍵來控制空調,按鍵便宜還是螢幕便宜?
原先有的線組還是在那,根本沒有省到
其它的功能控制還是在別的螢幕上
而Tesla 是用一顆螢幕去控制所有的功能
: → DYE : can-bus網路了解下 現在車用電器早就用車上網路控制 09/11 11:59
: → DYE : 你按下實體鍵 也是經過canbus控制大燈 車窗等等 09/11 12:00
CAN 這只是車內各種ECU 的通訊標準
跟我提的車輛底層設計方式沒有直接關係
: → m996360 : 痾...整合到一個大螢幕真的不是什麼高深技術...看規 09/11 13:04
: → m996360 : 劃,基本上只要初期規劃好,後面都不是問題 09/11 13:07
技術上的確做的到沒錯,但這牽涉到各個供應商各種ECU
這種整合已經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各公司之間的政治問題了
也就是底下要講的
: 推 showingstar : 原來教主不懂CAN總線? 09/11 13:17
: 推 xvid : 捧特斯拉才是重點 09/11 13:48
: → wellkom : 不知道 CANBUS 還真的不要發文章比較好 XDD 09/11 17:01
人云亦云,有人講了個CAN 就被帶風向
這是Bosch E/E 架構的演變以及規劃
https://i.imgur.com/9beU6n8.png
最早汽車各部位的功能都是用個別的ECU 所控制,一輛車至少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ECU
極大多數都是一個ECU 控制一個功能
而這些ECU 的軟體(韌體)大多是由各個供應商負責編寫研發,整車廠動不到
現在的汽車大多是屬於從底下算上來的第三個階段(DCUs)
DCU 指的是Domain Control Unit
將ECU 分成幾個大類,像是動力總成、車身電子、車輛安全、娛樂系統...
然後用單個DCU 控制這一群ECU
它用運算能力比較強的CPU 或是GPU 去控制各種系統下的ECUs
簡化了因為ECU 數量過多而變得很複雜分散式架構
而且處理能力更強可以用更好更新的功能
往上還有MDC(Multi Domain Controller)
目前架構比較新的汽車已經開始在使用MDC 了
而不管是DCU 或是MDC,最終都是為了簡化其架構(不只是軟體層面上的)
未來就會變成用一台電腦(可能不只一顆處理器)去控制整台車
也就是圖上的vehicle computer 階段
到這個階段大概就是真正的用一顆觸控螢幕就能控制車上所有的功能
至於某人講的CAN 就是一個通訊標準,頻寬也很低大概只有 1 Mbit/s
早期負責各種ECU 之間的通訊
但現在車子越來越複雜,需要的頻寬也越來越大
所以已經有部分被乙太網路取代
(好處是可以降低總體線束重量,對於同等頻寬需求來說,也能降低成本)
2013年的BMW X5 大概是第一輛
不過在需求沒那麼高的狀態下還是在用CAN,因為CAN 成本低且可靠
一些簡單的部位同樣持續在用
跟我講的架構設計沒什麼直接關係
--
宅男Elon Musk 18年年底與Tesla 員工聚會:
https://i.imgur.com/M3p884k.png
--
: → yijin860228 : 空調那些實體按鈕改螢幕觸控 09/11 11:29
: → yijin860228 : 除了視覺科技感以外還有什麼優點? 09/11 11:30
:
: 以Tesla 來說,它是為了省成本。不只省看的到的按鍵,還省了看不見的線路
: 然後把所有功能集中到一台螢幕上,用軟體來控制解決
: 這牽涉到車子的底層設計,要把車上所有功能都用一顆螢幕控制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 傳統車廠很依賴供應商
: 可能空調硬體是一個供應商、導航硬體是另一個供應商
: 目前很難看到傳統車廠只用一顆螢幕就能控制所有車上功能
: 還做不到整合這件事情
: 所以對像Porsche Taycan 這樣用螢幕來取代實體按鍵,我覺得也沒省到成本
: 我覺得有點是為了觸控而觸控
:
: → wellkom : 保時捷車機出包早就開始了,這台會當機嗎? 09/11 11:30
: → wellkom : 不會的話就是已經有在改善了 ( 3) 09/11 11:30
: → wellkom : 一樓:省成本 09/11 11:31
: → wellkom : 你上面說的按鈕跟一堆配線都可以省啊 Tesla 能省到 09/11 11:49
: → wellkom : 當然 P也能省到,配線按鈕以外的各憑本事囉 09/11 11:50
Posche 用"一顆螢幕"去取代按鍵來控制空調,按鍵便宜還是螢幕便宜?
原先有的線組還是在那,根本沒有省到
其它的功能控制還是在別的螢幕上
而Tesla 是用一顆螢幕去控制所有的功能
: → DYE : can-bus網路了解下 現在車用電器早就用車上網路控制 09/11 11:59
: → DYE : 你按下實體鍵 也是經過canbus控制大燈 車窗等等 09/11 12:00
CAN 這只是車內各種ECU 的通訊標準
跟我提的車輛底層設計方式沒有直接關係
: → m996360 : 痾...整合到一個大螢幕真的不是什麼高深技術...看規 09/11 13:04
: → m996360 : 劃,基本上只要初期規劃好,後面都不是問題 09/11 13:07
技術上的確做的到沒錯,但這牽涉到各個供應商各種ECU
這種整合已經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各公司之間的政治問題了
也就是底下要講的
: 推 showingstar : 原來教主不懂CAN總線? 09/11 13:17
: 推 xvid : 捧特斯拉才是重點 09/11 13:48
: → wellkom : 不知道 CANBUS 還真的不要發文章比較好 XDD 09/11 17:01
人云亦云,有人講了個CAN 就被帶風向
這是Bosch E/E 架構的演變以及規劃
https://i.imgur.com/9beU6n8.png
最早汽車各部位的功能都是用個別的ECU 所控制,一輛車至少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ECU
極大多數都是一個ECU 控制一個功能
而這些ECU 的軟體(韌體)大多是由各個供應商負責編寫研發,整車廠動不到
現在的汽車大多是屬於從底下算上來的第三個階段(DCUs)
DCU 指的是Domain Control Unit
將ECU 分成幾個大類,像是動力總成、車身電子、車輛安全、娛樂系統...
然後用單個DCU 控制這一群ECU
它用運算能力比較強的CPU 或是GPU 去控制各種系統下的ECUs
簡化了因為ECU 數量過多而變得很複雜分散式架構
而且處理能力更強可以用更好更新的功能
往上還有MDC(Multi Domain Controller)
目前架構比較新的汽車已經開始在使用MDC 了
而不管是DCU 或是MDC,最終都是為了簡化其架構(不只是軟體層面上的)
未來就會變成用一台電腦(可能不只一顆處理器)去控制整台車
也就是圖上的vehicle computer 階段
到這個階段大概就是真正的用一顆觸控螢幕就能控制車上所有的功能
至於某人講的CAN 就是一個通訊標準,頻寬也很低大概只有 1 Mbit/s
早期負責各種ECU 之間的通訊
但現在車子越來越複雜,需要的頻寬也越來越大
所以已經有部分被乙太網路取代
(好處是可以降低總體線束重量,對於同等頻寬需求來說,也能降低成本)
2013年的BMW X5 大概是第一輛
不過在需求沒那麼高的狀態下還是在用CAN,因為CAN 成本低且可靠
一些簡單的部位同樣持續在用
跟我講的架構設計沒什麼直接關係
--
宅男Elon Musk 18年年底與Tesla 員工聚會:
https://i.imgur.com/M3p884k.png
--
All Comments
By Quanna
at 2019-09-13T15:10
at 2019-09-13T15:10
By Hazel
at 2019-09-14T14:25
at 2019-09-14T14:25
By Ophelia
at 2019-09-18T09:28
at 2019-09-18T09:28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9-20T23:07
at 2019-09-20T23:07
By Gary
at 2019-09-25T00:32
at 2019-09-25T00:32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9-26T06:12
at 2019-09-26T06:12
By Gilbert
at 2019-09-29T03:20
at 2019-09-29T03:20
By Sierra Rose
at 2019-09-29T11:30
at 2019-09-29T11:30
By Dora
at 2019-10-02T09:02
at 2019-10-02T09:02
By Hedy
at 2019-10-04T12:08
at 2019-10-04T12:08
By Andrew
at 2019-10-07T19:23
at 2019-10-07T19:23
By Daph Bay
at 2019-10-07T23:53
at 2019-10-07T23:53
By Daph Bay
at 2019-10-10T06:04
at 2019-10-10T06:04
By Regina
at 2019-10-14T20:51
at 2019-10-14T20:51
By Vanessa
at 2019-10-17T01:09
at 2019-10-17T01:09
By Michael
at 2019-10-17T21:22
at 2019-10-17T21:22
By Kama
at 2019-10-18T08:19
at 2019-10-18T08:19
By Tom
at 2019-10-18T22:15
at 2019-10-18T22:15
By Jake
at 2019-10-22T01:44
at 2019-10-22T01:44
By Dorothy
at 2019-10-23T21:30
at 2019-10-23T21:30
By Lydia
at 2019-10-28T06:14
at 2019-10-28T06:14
Related Posts
首爾出現不產生任何廢氣的氫動力出租車
By Olga
at 2019-09-11T19:52
at 2019-09-11T19:52
Mitsubishi Delica發表小改款53.7萬起
By Charlotte
at 2019-09-11T19:50
at 2019-09-11T19:50
27歲女撞爛保時捷再買一台 原來是這樣賺
By Caitlin
at 2019-09-11T19:23
at 2019-09-11T19:23
旁邊特斯拉!一看「全車睡死」靠自動駕駛
By Lauren
at 2019-09-11T18:38
at 2019-09-11T18:38
【IAA2019直擊】與Ford新一代Kuga的首度接觸,實車帥氣後座
By Sierra Rose
at 2019-09-11T18:26
at 2019-09-11T18:26